2022年,面對疫情沖擊、相關產業需求不足等多重壓力,南京市統籌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抓好重點工作落實,推動服務業穩步增長,對經濟形成有力支撐。2022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到62.2%,服務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8.1%。全市服務業市場主體達到155.1萬家,規上限上服務業企業超過1.2萬家。
生產服務支撐有力
2022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呈現較強發展韌性,重點行業加快發展、支撐有力,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5%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568.52億元,增長7%;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199.95億元,增長7.8%。
【資料圖】
軟件信息業能級提升。圍繞軟件名城提質升級、打造萬億級產業的目標持續發力,全年實現軟件業務收入7408億元,規模繼續位列全省第一、全國前列。加快推動信創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江北新區研創園、軟件谷升格為省級信創產業生態基地。加大高端工業軟件政策支持,25件工業軟件產品入選省工業軟件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推廣名單。成功舉辦南京軟博會和中國工業軟件發展大會,推進鼎華總部等一批總部級項目簽約落地。
金融服務業創新加快。加快建設重要金融中心,金融業綜合競爭力位列全國第八,202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9.8萬億元,全年實現證券交易額43萬億元,保費收入957億元。企業上市數量保持穩定增長并創歷史新高,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8家,居全國第七,上市公司總數達155家。成功獲批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為探索金融、科技和產業良性循環提供先行示范經驗。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推進順利,報送試點項目通過率位居同批試點城市前列。
科技服務業賦能發展。2022年全市科技服務業營收超4150億元,居全省首位;全年預計凈增高企超1000家,年末有效期高企總數超9000家。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建立“寧科貸”“科創投”“科創債”等市場化金融賦能機制,“寧科貸”累計為全市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超過400億元。支持全市75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成功申領創新券,占全省65.3%。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搭建線上、線下交流平臺;持續推進創新資源開放共享,組織本地區優質服務機構加入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云平臺。
交通運輸業運行平穩。2022年全市完成公路客貨運綜合周轉量292.84億噸公里,完成水路客貨運綜合周轉量3508.75億噸公里。成功申報全省運輸結構調整示范建設市,啟用南京航運中心公共服務大廳,加快構建江海河航運物流指數體系。升級打造龍潭港多式聯運綜合樞紐,發揮鐵水聯運“無縫銜接”優勢,預計龍潭鐵路專用線完成鐵水聯運量10.47萬TEU,同比增長近5倍。受益于遠洋運輸價格上漲、交易量增加等因素影響,國際物流企業營收增速較高,參與核算規上交通運輸業全年營收增長17.2%。
消費市場回暖向好
2022年,南京市聚焦“促進消費”和“助企紓困”,推動商貿服務業加快復蘇、提質增效,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32.41億元。汽車消費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消費保持增長勢頭,全年汽車類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9.9%。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打造1000個消費新場景,舉辦“遇見夜金陵”等活動300余場,全年引進高級別首店近300家。加強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熙南里歷史文化休閑街區獲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新增百家湖1912夜間聚集區、南藝后街?鼓樓水岸藝術街區2家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文化旅游市場逐步回暖,2022年全市接待游客1.03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946億元,旅游總人次和總收入均居全省第一。
重點項目動能強勁
2022年,南京市搶抓機遇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建立涵蓋軟件和信息服務、金融和科技服務、文旅健康、現代物流和高端商務商貿、服務業載體及其他等五大領域的市級年度服務業重點項目庫,并在服務業運行平臺上對241個重點項目實行進程監測。全市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109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其中金融城、招商局江蘇中心等一批產業及載體重大項目,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產業集聚提檔升級
以高起點、高端化、高質量為方向,以服務功能優化和競爭力提升為重點,加快推進全市服務業集聚區提檔升級。強化以中國(南京)軟件谷服務業集聚區為代表的軟件信息集聚區,以新街口金融商務集聚區、河西CBD為代表的現代金融集聚區,以南京晨光1865創意產業園為代表的文化創意集聚區,以南京空港物流集聚區為代表的現代物流集聚區等集聚區的資源匯聚、平臺搭建、政策集成等示范引領,打造全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2022年,全市58家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預計實現營收1.5萬億元左右。新增新街口現代商貿服務業集聚區、南京未來科技城2家省級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聚集示范區,5家開發區(園區)被認定為省級第二批“兩業”融合試點區域。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
服務業改革開放試點示范,是服務業改革開放攻堅克難的重要路徑。2022年底,南京市獲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將在開放領域進行多項政策先行先試,聚焦重點領域持續發力,圍繞科技、商務、教育、金融、健康醫療、電信、文化、法律等10個重點領域,分類放寬準入限制,促進消除行政壁壘,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提升城市開放能級、集聚全球高端資源要素,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作為長三角地區唯一制造業百強市排名靠前、疊加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的城市,南京是新一批6個試點城市里最有基礎開展“兩業”融合的試驗田。南京市將深入推動“兩業”融合發展,聚焦集成電路、智能汽車、鋼鐵、石化、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等優勢制造行業,著力完善“兩業”融合發展工作基礎,創新“兩業”融合發展路徑,營造“兩業”融合發展良好環境。
下一步,南京市將持續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加快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硬實力”;著力增強消費市場活力,持續打造新消費場景和品牌活動,增添城市“煙火氣”;助力企業紓困解難,切實增強市場主體信心,激發企業“內生力”;聚力產業協同發展,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用好騰飛“助推器”。“十四五”期間,南京市還將錨定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進一步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鍛強服務業發展優勢、增強區域輻射帶動能力,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