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南寧2月18日訊(記者童政)暮色四合,60多歲的黃運生到村里的小賣部找人下棋、聊天。去年初從海南返鄉后,他就未再外出務工。現在他每個月有600多元的特困救助金,年前剛搬進政府為他建設的新住房。
黃運生是廣西靖西市新靖鎮三聯村的五保戶,原來的住房早已破損嚴重。村干部在日常住房安全動態監測巡查中,發現黃運生已從海南回到村里,暫借住在侄子家。了解到他屬于農村六類低收入群體之一,符合危房改造政策,便協助申請了危房改造資金。
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去年以來,廣西全面查漏補缺,落實住房安全保障動態監測機制,對發現的風險隱患建立臺賬,其中符合條件的納入危房改造政策支持范圍,確保不讓一人住危房。
按照靖西市的政策,無勞動能力人員為政府兜底保障人員。黃運生的新房建立起來,鎮里和村里的干部送來了桌椅木床、鍋碗瓢盆。去年9月底,黃運生高高興興喬遷新居。
黃運生是廣西在農村住房動態監測中發現的改造對象之一。按照相應的監測機制,鄉鎮、村委每周巡查不少于1次,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每月抽查不少于1次,部分縣區設立住房安全巡查員,監測農村住房安全狀況。
同時,廣西還強化住房安全管理,對于已有穩固住房的,督促各地動員農戶及時拆除危房;對于因災新增危房或房屋老化造成危險的,及時動員搬離,妥善安置;對于正在建房的,竣工入住前通過租借住等方式保障有安全穩固住房。
“2022年,廣西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5502戶,比原定計劃提前20天左右全部竣工并具備入住條件,目前中央資金撥付率達100%。”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汪夏明說。
這幾天,都安瑤族自治縣保安鄉隆仲村的住房安全巡查員蒙若仕有點忙,村里陸續來了縣里、市里、自治區的幾批專家,都是由他領著去現場查看巡查中發現的房屋問題。去年以來,都安縣推動住房安全巡查員公益性崗位落實落地,既能充實住房保障基層力量,又利于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增收。該縣198名住房安全巡查員也成為基層住房安全生力軍。
“廣西將進一步加大農房安全動態監測力度,加大與有關部門的信息共享,對發現有問題的住房,建立工作臺賬,解決一戶、銷號一戶,不斷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水平。”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處處長曾俊杰說。
關鍵詞: 廣西加強住房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