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還貸”事件持續發酵。
近日,《華夏時報》記者獲悉,針對近期反映較多的房貸提前還款難、預約時間長等問題,央行、銀保監會已與部分商業銀行召開座談會,要求改進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做好貸前貸后管理,加強風險警示。
2月16日,本報記者向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多家銀行了解到,已有部分銀行降低了提前還貸門檻,開放了更多還款渠道,預約等待時間也大大縮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也有多家銀行暫未調整相關政策。整體來看,預約還款的等待時間仍在1至4個月之間。
部分銀行已調整
“你的資金這個月能不能準備好?想還現在就可以還。”2月16日,記者以還款人身份致電建設銀行上海徐匯區某支行,該行個貸經理向記者表示。
令人驚訝的是,僅僅在一周之前,同樣的咨詢,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2月份的額度已經約完了,你等到5月份有新額度再約吧。” 并提醒記者,“一年只能預約一次。”
除了預約等待時間的大大縮短,記者注意到,該行預約渠道進一步拓寬,額度限制也進一步放松。
不同于一周前僅支持電話預約,提前還款金額需要達到此前月還款額的6倍以上,該行個貸經理告訴記者,目前該行手機銀行和線下都支持預約還款,“一次性還清、20萬元以內的還款都線上進行,20萬元以上可以直接到線下網點預約”。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中國銀行。有上海市民告訴記者,她本來預約的是4月3日提前還款,但就在前幾天,她收到該行工作人員的電話,告訴她很快就能還款了,“不用等到4月份了。”
“當時我還半信半疑,但2月15日,我真的收到了可以還款的短信提示。”該市民表示,當日她就在APP上進行了操作,進行了提前還款。
短短一周,為何出現如此大的轉變?
記者了解到,針對目前“提前還貸難”的現象,2月15日,央行、銀保監會已與部分商業銀行召開座談會,要求銀行強化以客戶為中心,保障客戶合法權益,改進提升服務質量,按合同約定做好提前還款服務。
建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在一場活動中也提到,面對客戶提前還款的訴求,該行正根據客戶的還款類型積極協商客戶的還款時間和還款金額,有效提高客戶還款的可預期性。
除上海地區,《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建設銀行北京部分網點也已經進行了相應調整。
該行北京朝陽區某支行個貸經理告訴記者:“我們針對近期著急還款的客戶安排了專場,分行給到了通知,隨時可以預約申請提前還貸。”而一周前,該行線下預約提前還貸已經登記到6月下旬。
家住南京的一市民也告訴記者,今年2月初他在工商銀行手機銀行預約了提前還款,結果發現還款時間已經排到了6月份。驚訝之余,她致電該行了解情況,工作人員告訴她目前線上線下都要等待4個月左右才能辦理。但好消息是,今年可以申請2次提前還款,而去年只能申請一次。
整體等待時間仍為1至4個月
《華夏時報》記者就“提前還貸”最新進展致電北京、上海、廣州等主流城市的多家國有大行、股份行發現,整體來看,1至4個月仍然是各家銀行比較默契給出的口頭承諾時間,部分銀行對提前還款政策暫未進行調整。
“線下預約還款目前已經登記到6月底,”某國有大行北京西城區某支行信貸人員表示,“如果下個月預約,那實際扣款時間可能就要等到8月份了。”
此外,不同銀行網點的等待還款時間也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家銀行,在不同城市的分支行情況也大不相同。
如工商銀行北京地區的客戶今天在線下申請,4月初就可還款,手機銀行則需等待至5月初。而在廣州地區,目前該行只開放了線下申請渠道,需要提前1到3個月進行預約,部分線下網點僅周二可辦理相關業務。
另外,部分銀行一個城市只設立一個線下營業網點或一周只開放一至兩個工作日,集中辦理提前還貸業務的問題仍然存在。
“從春節前后開始一直到現在,每天人都特別多,平均每天將近400人左右辦理提前還貸業務。”某股份制銀行北京月壇支行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目前我們中午不休息,因為中午的人更多。”記者了解到,該支行為北京地區唯一為借款人線下集中辦理提前還貸業務的網點。
“你要早點過來排隊拿號,現在人都是很早過來排隊的,我們9點營業,很多人8點多就過來排隊了。”在“提前還貸潮”同樣猛烈的廣州地區,農行某支行的個貸經理對記者感嘆,“那些人都太夸張了,整個大廳都堆滿了人。”
當記者詢問目前實際扣款需要等待多久時,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剛處理到2022年9月份申請提前還貸的客戶,照此推算,現在預約最早也得7月份才可以安排扣款。但盡管如此,與一周前一樣,該行目前仍堅持每周只開放周二、周四兩個工作日為客戶集中辦理業務。
同樣一周前,廣州地區另一家國有大行只開放線下申請通道,提前還貸的業務已經預約到3個月后。而記者2月16日了解到的最新進展是,該行每周仍僅開放周二一個工作日為客戶集中辦理還貸業務,與此前并無變化。
同時,記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部分銀行個貸經理對于透露提前還貸具體等待時間的態度嚴謹,需確認對方為該行客戶才肯透露相關信息,“您需要提供一下借款人的名字和身份證號,確認為我行客戶。”在記者追問下,個貸經理均表示,“等待時間要看實際還款金額和具體情況。”
提前還貸需理性
“在監管的號召之下,整體來看,后續提前還房貸的業務辦理效率或將有所改善。”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在受訪時指出,此前房貸利率高受到當時宏觀經濟、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在如今的穩房價政策下,國內樓市復蘇趨勢明確,后續提前還貸難情況會逐步緩解。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認為,“如果2023年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和房地產市場回暖,下一階段‘提前還款潮’或將趨于平緩。”他指出,后續提前還貸的人越少,銀行的限制就會越寬松,業務辦理也將越順暢。
2022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利好政策不斷,暖風頻吹。五年期及以上LPR三次下調共計35個基點,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首套房貸利率動態調整機制等發布后,今年以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邁入首套房貸利率“3時代”,2017至2021年間,為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和市場供求關系影響,作為資金價格的標尺,在此期間的購房者新發放房貸利率均在5.3%至6%區間高位運行,部分地區甚至超過6.5%。海通證券研究所估算,當前存量房貸利率水平比市場化利率水平高1至2個百分點。
《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中發現,多數選擇提前還貸的客戶貸款利率介于5%至6%之間。
目前,雖已有部分銀行針對提前還貸難、預約時間長等問題做出了調整,但董希淼提醒借款人“扎堆提前還貸不可取”,借款人要根據投資收益和貸款利息的具體情況,理性判斷是否要提前償還貸款。
同時,針對目前部分銀行暫未對提前還貸進行調整的問題,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各銀行反應速度、內部流程等各不相同,也涉及到系統內部調整、規則優化等很多方面,因此可能會出現部分銀行暫未調整的情況出現,“但應當后續銀行整體是會做出調整的。”
董希淼則從法律層面分析稱,監管提到“按照合同約定做好客戶提前還款服務工作”,從合同約定方面來講,提前還款是對原借款合同約定的貸款期限或貸款金額的變更,部分銀行雖不會對此收取違約金,但已在合同中明確需提前“申請”,因此,銀行在提前還貸條件、時間等方面提出約束,原則上不存在問題。
“提前還房貸需要現期的大筆閑置資金支持,這使得能夠提前還房貸的客戶不一定多。對于銀行來講,提前還貸可能會使得個別分行業務收縮壓力增大。宏觀來看,也可能對居民消費、投資構成一定拖累。”上文不具名人士分析指出,同時需關注少數客戶利用經營貸等進行“轉貸”提前還款帶來的風險。
“總體來說,還是要關注提前還貸產生的根源問題。”董希淼強調,提前還貸潮產生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存量房貸利率偏高,與新增房貸之間的利差偏大,“應正視這個問題,盡快采取措施階段性降低部分存量房貸利率,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助力恢復和擴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