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時隔近一年后,恒大物業134億存款被銀行強執終于有了結果。
2月15日晚間,中國恒大與恒大物業均發布關于該事項獨立委員會調查結果公告,結果與去年7月披露的初步調查結果并沒有太大出入,只是內容更為詳盡。
中國恒大指出該事項自上而下暴露出的合規缺失:質押事件的發生反映出集團存在潛在的內控問題,包括公司層面的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董事(可能是在知情的情況下)促使一家上市附屬公司違反香港上市規則的披露和合規義務。
(相關資料圖)
這并不令人意外,去年,包括“打工皇帝”夏海鈞在內的多位高層人士就已引咎辭職。七個月之前,參與相關質押擔保安排的中國恒大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夏海鈞,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潘大榮,恒大集團執行總裁柯鵬因此辭職。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來龍去脈
或許,這份調查報告能夠還原部分真相。于2020年12月28日-2021年08月02日,在恒大有關高管的授意安排下,恒大物業六家附屬公司以存單質押擔保方式,通過第三方,分三組向恒大集團提供了大額資金。
觀點新媒體從公告獲悉,涉及的恒大物業的六家附屬公司分別為金碧物業、金碧恒盈、金碧華府、恒大恒康、金碧世家和金碧恒康,三組存單質押擔保分別為20億元、27億元和87億元。
操作手法方面,以第一組20億元的存單質押擔保為例,恒大接連做了兩輪擔保:
2020年12月28日,金碧物業通過在銀行1的三個月定期存款,為一第三方公司提供金額為20億元的存單質押擔保,使該第三方公司獲得等額的銀行票據。在扣除和抵銷了恒大集團支付的相關費用后,金額為人民幣19.5275億元的資金通過一通道公司間接轉至深圳恒大材料。
緊接著于2021年3月23日至2021年3月26日,貴陽置業、廣州鑫源及貴州廣聚源向深圳恒大材料轉賬合計19.8275億元;深圳恒大材料轉而把這筆錢向第三方1悉數轉賬,第三方1向銀行1還清票款。由此第一輪20億元存單質押擔保解除。
第二輪質押擔保幾乎無縫銜接地開展。2021年3月24日至2021年3月29日期間,金碧物業再以20億元定期存單為第三方2融資向銀行2提供存單質押擔保,使第三方2獲得19.554億元銀行借款,第三方2先后借助通道公司2、3,以增資和提供無息借款形式把資金轉入貴州廣聚源。
雖然沒有直接文件顯示資金被用于解除上述所述的定期存單質押,其他同期文件及恒大地產確認函表明這是資金的用途。因第三方2在借款合同項下發生違約行為,銀行2于2021年9月25日至2021年9月26日期間對金碧物業的20億元存單進行了劃扣。
獨立調查委員會指,第一組存單質押擔保方案、具體經辦及其他相關事宜均由恒大集團相關人員審批、辦理。
其中,存單質押擔保所涉及的銀行賬戶開立及資金存入由恒大物業某些管理人員審批,主要是時任執行董事兼分管財務副總經理安麗紅、時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胡亮、時任執行董事兼董事長趙長龍,以及時任中國恒大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潘大榮參與審批通過。
而第二輪20億元資金存入由時任中國恒大執行董事兼總裁夏海鈞審批通過。
第二組和第三組發生著相似的情節,恒大物業就這樣成了“提款機”,定期存款通過一系列違規操作流入了恒大集團的口袋。
自2021年9月-12月,因質押擔保期限屆滿,觸發質權實現條件,被銀行強制執行的恒大物業附屬公司存單質押的總計價值為人民幣134億元。
違規質押的背景,是恒大捉襟見肘的資金情況、以及面臨的巨大流動性壓力。
2020年12月中至下旬,基于資金需求,恒大集團提出開展一個專項融資業務,具體方案為利用附屬公司對外做質押,為第三方向銀行申請融資提供擔保,第三方融資所獲取資金,以支付在2021年2月的負債及/或應付款。
質押目的是繼續利用專項融資業務,為集團的其他營運及財務需要獲得資金,包括支付在2021年不同時間點到期的負債及/或應付款。
內控失當
中國恒大用大篇幅反省集團存在潛在的內控問題,包括該質押涉及公司層面的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董事(可能是在知情的情況下)促使一家上市附屬公司違反香港上市規則的披露和合規義務等。
這個鍋,總得有人來背,調查結果中提及的高層,正是時任中國恒大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夏海鈞,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潘大榮,以及恒大集團執行總裁柯鵬三人。
早在2022年7月,恒大核心高管層變動,上述三人因為該事項被要求辭職。處于風暴中心的,便是恒大僅次于許家印的“二號人物”夏海鈞。在他離開后,執行董事肖恩接任了行政總裁一職。
經調查后,獨立委員會不建議恢復前述三位的原有職位。
其次,調查結果指雇員在促成該質押安排處理內部審批時所表現出的服從性,顯示需要更多有關一般合規要求的培訓,使得妥當的審核程序得以進行。雇員也應當知道,善意的合規問題可在無須擔心被報復的情形下被提出及上報。
同時,附屬公司層面的一些批準交易者嚴重依賴內部項目負責人在尋求批準之前對擬進行交易承擔所有必要的合規檢查。因此,批準交易者對擬進行交易的目的、理由和細節只進行了有限的獨立審查。
另外,由于恒大集團或恒大地產的高級管理人員有參與有關交易及/或就有關交易發出指示,附屬公司層面的管理人員在促成交易時表現出高度的服從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雇員在訪談時提到,即使交易事項違反了正常程序,他們并沒有角色去質疑集團高級管理人員所了解和推動的事項。這引申至一個潛在的問題,即在履行其批準交易者和把關者的職務時,相關人員有否行使其獨立判斷。
物業說法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恒大物業則將矛頭對準了恒大,稱反映出有關存單質押擔保方案和合同審批未遵守內控管理制度、以及相關內部審批流程由恒大集團而非恒大物業最終決定的問題。
具體來看,作出對外質押擔保審批方面,該事件中涉及的《恒大地產集團融資工作報送資料及用印審批表》、請示均由恒大集團發起,審批人均為時任恒大集團相關人員,未見時任集團相關人員簽字或審批;此外,第二輪人民幣27億元存單質押擔保未見到有關融資方案審批文件。該等情況不符合《物業集團管理辦法》關于審批權限和審批流程的相關規定。
另外重要一點雙方均有提及,則是在印章和檔案管理方面存在較大隱患,兩家公司共享處所保管公司印章,以及使用相互連通并有時重疊的用印審批系統。
這意味著,恒大物業附屬公司的公司印章有可能在獲得公司或恒大地產的高級管理人員批準,但未得恒大物業管理層批準的情況下被使用。
恒大物業指出,涉及該質押事件的集團附屬公司未設立獨立的印章和檔案管理制度,其公司級印章均由恒大集團實際控制,其作為質押擔保的當事方亦未能妥善保管相關合同文件,反映出集團附屬公司在印章及檔案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內控缺陷。
另外,恒大物業稱,涉及該質押事件的集團附屬公司依賴恒大集團合同管理中心進行重大合同的審核,且未采取必要的風險評估及防范措施,包括未對被擔保人進行必要的盡職調查及未要求被擔保人或資金實際使用方提供適當或足夠反擔保措施等,缺少必要的獨立的風險評估程序或制度。
亡羊補牢,為時或晚。對于134億的存單損失,恒大物業說要向被擔保人,或依據債權債務關系向資金實際流入方或使用方追償。中國恒大則稱將“以資抵債”,償還方案主要透過集團轉讓資產予恒大物業抵銷相關款項。
關鍵詞: 恒大大挪移來去因果 物業平臺134億存款被占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