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業有望成為今年第一家恢復股票買賣的停牌房企。
1月30日,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1638.HK)發布公告稱,其正在就集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業績進行最后審核及就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業績進行核數師審閱。此外,公司核數師已經開始就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業績進行審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佳兆業表示,考慮到不可預見的情況,公司將力圖達成所有條件及于2023年3月恢復股份買賣。
佳兆業股份自2022年4月1日上午9時正起于港交所暫停買賣,截至目前已停牌10個月。佳兆業表示,目前公司股份將繼續暫停買賣,直至另行通知為止。
根據佳兆業于今年1月10日發布的季度消息,佳兆業正推進業務運營、年報審計及債務重組等多項工作。
在業務營運方面,佳兆業集團稱將會繼續專注于保障其物業項目的交付進度并維持公司的正常營運;將繼續與品牌伙伴(包括國有企業)合作開發物業項目、采取措施以維護并實現物業項目的價值,以及控制行政成本及資本開支。
重組進度方面,佳兆業集團表示,公司與財務顧問一直繼續與境外債權人(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發行的美元優先票據的持有人)進行具有建設性的對話。亦正在評估集團的資本結構及流動性,以期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盡快與所有境外債權人達成全面解決方案。
佳兆業于2021年11月暴露流動性危機。先是佳兆業旗下到期的理財產品出現逾期兌付,再是美元債出現到期未償還。
今年1月4日,佳兆業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表示,出險以來,積極推進風險化解工作,并且初具成效。2022年,佳兆業集團陸續引入中信系、招商蛇口、長城資產、中國信達等央企和AMC,率先探索出多條切實可行的紓困路徑,相繼盤活核心優質資產。隨著合作的深入推進,資產盤活提速,佳兆業全國各地項目全面復工復產復銷,整體工程進度穩步推進,為“保交樓”提供了有力保障。
按照佳兆業披露的數據,2022年,佳兆業在深圳、廣州、上海、杭州、南京、惠州、武漢、長沙等多個城市,累計交付29個項目、35批次、超2萬套房源。
對于其理財產品逾期兌付問題,2022年11月30日,佳兆業發布《錦恒財富產品實物抵款方案》稱,為加快錦恒財富產品兌付節奏,截至公告發布之日合同約定仍未兌付的財富產品本金,以及截至2022年11月14日已產生相應利息,可沖抵房源尾款。按照抵款原則,投資人可用本人或指定第三方的名義進行抵房。抵房人需具備房源所在地區的購房資格。同時,一份財富投資合同最多可抵一套房源。允許多份財富投資合同金額歸集抵同一房源,允許同一投資人不同財富投資合同資金歸集抵同一房源,抵款后剩余未抵金額將歸集至一份財富投資合同。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環境發生變化,整個行業面臨著流動性壓力。多家房企因延遲刊發2021年度業績導致股份暫停買賣。其中,榮萬家因延遲刊發2021年業績,從2022年4月1日起停牌,在停牌三個多月后,榮萬家刊發2021年年報并向聯交所申請自2022年7月11日上午9時正起恢復H股于聯交所買賣。同樣情況的還有龍光集團(03380.HK),龍光集團于2022年5月12日宣布停牌,在股票停牌三個多月后刊發2021年年報并宣布已達成復牌指引,股票于2022年8月24日上午9時起恢復在港交所的買賣。
不過,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至少仍有12家房企及物企的股票仍在停牌狀態,包括融創中國(01918.HK)、中國恒大(03333.HK)、恒大物業(06666.HK)、世茂集團(00813.HK)、當代置業(01107.HK)、中國奧園(03883.HK)、奧園健康(03662.HK)、花樣年控股(01777.HK)、彩生活(01778.HK)、陽光100中國(02608.HK)、佳兆業集團(01638.HK)、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