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在距離傳統中國最大節日——春節還不到一周的時間點。
中國房地產的主管部門住建部,開了今年的第一次重要會議。
新任住建部部長倪虹先生,在會議上談了最重要的幾個主要問題。
【資料圖】
第一、就是防范和化解爛尾樓問題。
第二、政策性保障房建設
第三、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很顯然,把爛尾樓放在了第一位,可以看出來,這已經變成了整個住建部天字第一號的政治任務,甚至其重要性已經超過了拉動經濟發展的的“房地產市場健康持續發展問題”。
2
在會議上,倪部長對于爛尾樓問題,還是提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法的。
總原則是要“抓兩頭、帶中間”,以“慢撒氣”的方式,防范化解風險。
其中一個詞“慢撒氣”是個新提法,很明確,也很形象。
至少,這讓我們知道了,國家治理這個問題的時間考量,別指望一年或者正常交房時間完成了。
這個慢雖然倪部長沒提出是三年還是五年,但作為住建部部長,在開年會議上就提出了這個口號,看來“爛尾樓”這個中國樓市最大傷疤,要作為長期慢性病治療了。
畢竟,治理爛尾樓問題,國家現在的原則還是“落實開發商主體責任”。
然而,現在的中國樓市的現實就是,雖然那些開發商還沒死,但一個個虛的一逼,再逼著他們“快解決”,就像逼著一個剛出“陽過”的病人去干重體力活,不小心把人弄沒了,更麻煩。
3
那么,對于開發商,尤其是暴雷,造成這些爛尾的開發商住建部是啥態度呢?
抓出險房企,一方面幫助企業自救,另一方面依法依規處置,該破產的破產,該追責的追責,不讓違法違規者“金蟬脫殼”,不讓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蒙混過關。
這個問題倪部長說的就模糊了。
什么樣的出險企業該救,什么樣的暴雷企業該破產?
沒說。
如果破產了,企業主體沒有了,這些企業的爛尾樓誰來救?是地方政府嗎?還是住建部牽頭?
沒說。
只有一點讓人比較解氣,就是明確了“不讓違法違規者金蟬脫殼”。
看來,就是許家印把恒大破產了,放棄了,許老板依舊脫不開干系,不可能像美國賈躍亭一樣一走了之,畢竟簽了兩萬億的債務,弄得中國十幾萬的家庭苦不堪言,然而卻身家百億,依舊錦衣玉食。
法律上你是無罪的,但是政治上也無罪,就讓人看不過去了。
4
相對于現在已經出問題的爛尾樓的模糊態度,對于未來這個問題倪部長倒是很明確。
一個非常響亮的口號——不能出現新的交樓風險!
當然,這樣的態度,這樣的口號,這樣的要求,老百姓肯定歡迎。
然而,這樣的口號真的能落地嗎,我很懷疑。
因為,他好像只是喊了口號,而沒有深究口號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要知道,爛尾樓并不是2022年的新事物,這種問題從很早開始就和中國樓市發展相伴相生。
只是2022年城市的個別爛尾樓變成了爛尾潮,才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才讓國家注意這個問題,才讓住建部“慢撒氣”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不管是2002年的爛尾樓,還是2022年的爛尾樓,這個問題出現始終就是兩個原因。
第一、開發商資金鏈斷裂,沒錢蓋樓了
第二、按照預售制度和資金監管制度,該放在政府監管賬戶內的蓋樓錢被開發商挪用了,各地住建部門沒有起到監管作用
2022年的爛尾潮,表面上是第一個問題,但是深層次的則是第二問題。
開發商是個公司,它資金鏈斷裂,它經營不善,它違法違規,然而開發商畢竟有政府監管。
然而,作為監管尤其是預售資金監管的政府機關,該看住的錢沒看住,該防范的問題沒防住,要知道機關人員所有工資收入都是納稅人的錢,屬于典型的“拿錢不辦事”。
第一個問題讓老百姓很氣憤,第二個問題讓老百姓很無奈。
5
2021年,2022年出現這么大的爛尾潮,引發如此激烈的社會反應。
老百姓該住上的房子住不上,導致一系列的問題。
到了結婚時間,無法結婚;
孩子到了上學年齡,無法上學;
老人到了退休年齡,還得租房居住;
這已經不是一個城市,一個省份的問題,而是全國各個省份,各個城市的系統性問題。
所以,住建部提出的“另一方面依法依規處置,該破產的破產,該追責的追責,不讓違法違規者金蟬脫殼”是正確的,也是合法的,是對第一個問題的亡羊補牢。
然而,第二個問題處理呢?
全國各個城市都出現,有的城市爛尾問題還鬧出了大麻煩,然而直到現在,我沒有從任何一個渠道聽說“有任何的機關工作人員,因為這個事情受了處分,丟了飯碗”。
從主管房地產的副市長,到各地房管局的局長,主管副局長,再到具體經辦這個工作的資金監管處處長,全國這么多城市產生這么多爛尾,好像沒有誰因為這個事“回家抱了孩子”。
讓不履行監管責任的部門人員受罰,畢竟不是住建部的責任。
6
中國在法制化推動的進程中,始終遵循十六個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紀必嚴,違法必究。但,現在處理成千上萬爛尾樓的問題,卻沒有做到。
中國房地產起步較晚,好處就在于能夠借鑒的問題很多,所以一開始中國政府就建立了相對比較完整地資金監管制度和保障制度。
然而,2022年的問題不在于“無法可依”,而在于“執法不嚴”,沒有按照流程和規范看好錢,讓開發商自由挪動,釀成大禍。
現在到了2023年,在這個問題上依舊沒有任何的城市公職人員因為資金監管失誤問題丟了飯碗,從而“違法必究”。
法律的尊嚴在于執行,法律的權威在于懲戒。
如果在這個爛尾樓問題上沒有懲戒,或者只對開發商懲戒,不僅是無法做到“不讓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蒙混過關”,而且還會引發更多的效仿者。
阿Q說過——“和尚摸得,我為什么摸不得?”
就怕完成換屆的下一任,還是這個思路,那么住建部“不能出現新的交樓風險!”也只能是個口號。
2023年,對于整個中國一定是一個分化的行情。
有些城市,一定會復蘇,有些城市,一定會繼續沉寂,這既和這些城市的樓市相關,也和這些城市的產業強相關。
有些城市是主城可以買,有些城市是地鐵板塊可以買,還有一些城市是產業聚集板塊,金融聚集板塊。
具體哪些城市哪些可以買,我們總結了一個全國買房城市表格。
1、一張表格,涵蓋全國300多個城市,哪些可以買,哪些千萬別碰,還有這些城市應該購買的板塊方法。
2、另外,還有一個銀行系統內部使用的全國開發商黑名單,咱們普通客戶置業這些開發商千萬不能碰。
2023年買房一定要看看,一定要看看。
關鍵詞: 住建部的新方法,防不住爛尾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