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西部的華苑產業區,坐落著三座沒那么宏偉,但錯落有致的樓宇,按照形狀和功能,工作人員習慣把它稱作塔樓、裙樓、生產樓。
園區總建筑面積不算大,10.5萬平方米,1000多位科研等領域工作者穿梭其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如果你了解它的背景,就知道在這里所做的事情并不簡單,甚至可以影響到整個國家的未來發展。
這片園區便是中科曙光的天津產業基地。
我們只需要了解一個背景和一個成績,就可以知道中科曙光在做的科研有多了不起。
中科曙光,是在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推動下,以國家“863”計劃重大科研成果為基礎組建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高性能計算、服務器、云計算、大數據領域的領軍企業。
而在超級計算機領域,其先后研制成功了我國百萬億次、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和百億億次超算原型系統。更是連續多年蟬聯“全球超算TOP500強榜單——全球超算制造商TOP3”,曙光服務器更是曾刷新SPECCPU四項世界紀錄。
“曙光很近 理想不遠”
是中科曙光的slogan,也彰顯了這是一家致力于民族未來的企業。
1年前,中科曙光的天津產業基地投入使用,以極高的安全和服務要求,在社會面聘選物業服務商,而龍湖智創生活則憑借極佳的品牌口碑和硬核的物聯網能力,在嚴格的物業招標中脫穎而出,貢獻一份專業和力量。
一年的時間內,龍湖智創生活全面撐起了整個園區服務,解決了科研工作者們一切的后顧之憂,實現進場12個月甲方零投訴的優異成績,也交出了一份高分的答卷。
讓科研更純靜,最好的服務是“不打擾”
如果你在中科曙光天津產業基地辦公,可能不會見到物業人員,但又時時刻刻感受到他們的存在。你不會經常看到保潔,但園區到處都是窗明幾凈;你不會經常看到保安,但有緊急事件他們總能立刻趕到;你看不到環境保護人員,但小花園的綠植長得愈發向好.....
這便是龍湖智創生活針對中科曙光所定制的“隱性服務”。
“不能因為我們今天想干什么,而影響到別人的工作,最好的服務是讓他們感受不到我們的存在。”負責中科曙光天津項目的龍湖物業負責人趙健經理說。
要達到中科曙光的嚴格標準并不容易。趙健接手項目前就感覺到該項目的獨特性,“第一感覺對方非常嚴謹周密,所以說我們服務的定位也想了很多,到底怎么能貼合企業需求。”
為此,趙健基于龍湖智創生活的數千條服務標準,思考了很多版不同的服務方案,在和中科曙光充分溝通后,趙健梳理出了兩個關鍵點——
安全性和平穩性。
龍湖智創生活團隊初期便在此基礎上展開物業部署安排,其中最讓趙健重點關注的就是安保工作。
中科曙光作為一家“科技領軍企業”,其園區卻是呈開放包容的半開放的形式,四周的綠化帶通往園區的道路,外面來看輕輕一跨就能進入園區。但這個半開放的園區卻負載著高端計算、存儲、安全、數據中心功能,對安全性有極高的要求。
據趙健介紹,半開放式是契合企業理念的一種園區設計,無法更改也無法加設電子圍欄。正常情況下,只能靠增加關卡和安防人員來保障安全,但如果按照常規動作,卻會大大增加園區工作人員的負擔,“這些員工平時的工作可能已經夠辛苦了,我們肯定不會為了安全而犧牲他們的便捷性。”趙健稱。
最終通過細密的調研和測試,龍湖智創生活定制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方式來保障園區的安全,人防方面僅秩序就細分 5 個崗位。技防則是在沒有圍墻和人員的地方,布置更多的攝像頭、感應系統等科技設備。
安保負責人毛平介紹,園區外圍共設立了28個監控無死角點位,通過中控室這些平臺,進行24小時的監控,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通過這樣的智慧手段,龍湖物業團隊在不影響科研工作人員日常便捷性的情況下,安防就實現了最初承諾的消防治安零責任事件。
這種量身定制的平穩性、平順感還體現在園區服務的方方面面。
以會議接待為例,不同于大多數會議忙碌的現場,在中科曙光園區內,會議當天鮮少能看到到處走動的服務人員。打開門就是配置完善的會議室,擺放整齊的桌椅席卡,已經調試好的PPT,適合的燈光和溫度等。
這些平順完美的背后,是物業人員大量的前期鋪墊和布置。“我們不會為了提供服務去過多的跟客戶去交流,而是采取不斷觀察的方式,發掘用戶的需求。”趙健說。
智能疊加智慧,體驗方能持續升級
打開趙健工作匯報的PPT,可以看到一張張詳細的圖表,每周發現多少問題,每個問題的種類是什么,有多少是衛生問題,有多少是辦公室問題,問題發生的地點是哪里等,一目了然。數據之外,還有餅形圖、樹狀圖等統計圖。通過這些詳細的數據分析,很清晰的可以看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并排列出解決問題的優先等級。
這只是龍湖物業眾多數據化內容中的一項,實際上,從物業項目經理到一線安保人員,每個人手里都有幾套數據表格,記錄著自己的每一項工作,這些共享文檔在龍湖智創生活的體系中有效的傳遞著。
“服務崗位BMI體重指數值應在18.5-25之間”
在招標要求中,中科曙光提出了很多具體的要求,在一切都有著硬標準的企業里,龍湖物業服務也在因勢而變。以秩序安全層面為例,安保細分為5個崗位,每個崗位都有明確的手冊。日常訓練涵蓋基礎軍事動作標準、vip服務標準等。秩序維護標準方面則涵蓋治安、消防、服務全部內容,梳理出 26項分項工作標準及要求。應急預案方面,涵蓋突發火災、特殊天氣、停水停電、鏟冰除雪等 18項突發事件類別及標準。
數據化、標準化對很多物業人員來說都還只停留在概念階段,但服務中科曙光的龍湖物業人確確實實的把標準化貫徹到了全體。
而大標準之外,各部門每個員工也在嘗試著自我的標準升級。
趙健作為項目經理,首先牽頭了工作匯報的數據化。推翻以前建立的傳統工作模式,重新將工作內容進行梳理,形成了一套數據化的模版。在每月工作匯報中,將原來“良好”“完美”等形容詞全部轉變成確實的數據形式,并生成一目了然的統計圖;建立共享文檔,要求巡查的秩序人員將巡查情況及時上傳,有效協同。
毛平則是在輪換班制度、交接制度、保安器材管理制度等方面制作了嚴格詳細的工作標準和流程圖;制定諸如電力、火災、群毆、偷盜等的緊急預案,同時對安保人員進行定期的軍事拉練,保證安保人員的狀態時刻在線。
保潔部則根據現場面積、材質、功能分區等情況以分鐘為單位細化崗位日工作項目,黃綠相間的表格中記錄著每個空間的清潔情況。為了保護中科曙光高精尖設施、設備的安全,保潔人員會每天更換4次一次性腳墊,穿防靜電鞋,不使用化學藥劑等。
.......
任何提升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日常訓練的價值也總是在緊急情況中才得以彰顯。
趙健從知識以圖片+文字總結的匯報,到可以自如的制作各種圖表和PPT,經歷了很艱難的學習和適應階段。甚至剛開始的時候也收到員工的一些抱怨和不滿,但他堅信數據化一旦建立會是一個很便捷的工具。如今隨著一次次的修整,數據化流程已經初步完善,流程上確實高效了很多。
毛平則講述了一次緊急救險的故事,在一次裙樓房頂的消防排查中,樓頂噴淋管突然爆管,如果不及時控制,將會倒灌到電梯,造成巨大的損失。得益于日常的應急演練,毛平當即決定召集整個項目的人員搬運沙袋擋住電梯,短短幾分鐘,各處的巡邏人員迅速到齊,僅用極短的時間就把閥門關上,同時安排維修人員前來搶修,最終有效的減少損失。對于此次搶險行動,中科曙光也給予了物業人員高度的評價。
在這種全方位的服務模式下,安保秩序滿意度評價平均分超過90分。
一年結束,未來將來,龍湖智創生活將繼續作為物業服務商,為中科曙光天津產業基地提供高品質“高分”服務。
服務“卷”出新高度,處處皆有“小心思”
細化細化再細化,量化量化再量化,在一次次的服務升級中,龍湖智創生活卷出了新高度。
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從中科曙光的服務,便可看到龍湖智創生活之所以迅速發展,且口碑業績雙豐收的底層原因。
滿意之上,服務更充滿驚喜。
2012年,龍湖發布了《龍湖物業服務標準白皮書》,成為國內首家推出物業服務標準的企業。如今標準化已經成為物業行業的衡量指標,但龍湖更進一步,10年間,白皮書幾經修訂,至今已完善至數千條。
但龍湖人員的服務遠不止于這數千條,十數年的推進中,標準化已經潛移默化內植到了龍湖每個物業人員心中,而每個人又倡導在標準之上再自發提出自己工作崗位的標準。
比如,自發為加班的員工準備零食、檸檬茶,下雨時準備充足的雨傘,衛生間為女生配備應急的衛生棉,餐廳準備橡皮筋等,這些溫暖細心的“小心思”,在中科曙光園區隨處可見。
在軟性服務滿意度持續高位的同時,龍湖智創生活特別強調數字化、智能化科技對服務的賦能作用。通過“智能科技化”手段和“智慧人性化”服務,以“創新”驅動,“創造性”地連接人與空間,構建了一套行業領先的數字化、智能化科技體系。依托龍湖在數字科技領域的強大投入,龍湖智創生活在硬件上已經成為行業領先的佼佼者。
對外有訪客管理、智能導航,安全方面有傳感器對水壓、電壓等智能監測、異常報警,員工管理上,自助辦理員工卡、遠程服務、自助報銷等,會議服務上有自動預約、等級報備、空間推薦等。
個性化+標準化、科技+人文,不僅服務于空間,更服務于空間里的企業和人,打造更加多元的場景。
也因此,從小米、阿里等互聯網大廠到中科曙光這樣的高精尖領軍企業,一個不斷進化的龍湖智創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和龍湖牽手。
2022年11月1日,克而瑞物管、中物研協聯合發布《2022中國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研究報告》。同期揭曉2022中國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500強及相關榜單。龍湖智創生活一舉斬獲“2022中國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100強第5名”、“2022中國寫字樓物業服務領先企業第1名”、“2022中國智慧物業服務領先企業”、“2022中國物業服務——智慧生活及空間服務品牌特色企業”等多項大獎,在綜合實力更進一步的同時,寫字樓服務、智慧物業服務等細分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進一步夯實。
從守護萬家燈火,到服務城市生活,自1997年成立以來,龍湖物業(龍湖智創生活)正不斷攀登服務的新高度,也在持續拓展美好生活的廣度,在更多城市打造充滿生命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