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奧園在這場債務泥沼里,似乎陷得更深了。
(資料圖)
12月25日,奧園集團發布了關于調整投資產品兌付方案的公告,宣布奧園集團及下屬公司發行的投資產品債務,即日起停止計算新的利息。
自去年12月初中國奧園發行的投資產品被曝逾期,到全面爆發債務危機,奧園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已有一年之久。
這一年里,從引戰投到債務重組,奧園也在進行各種積極嘗試,以圖化解難題。
只是,在春天來臨之前,投資者們首先等到的,是一紙調整兌付方案的公告。
調整兌付方案
奧園公告顯示,自2021年11月集團經營陷入困境以來,在社會各界及投資人大力支持下,集團全力以赴促銷售、抓回款,加快項目資產處置回籠資金,縮減非必要經營開支,截至目前已有約57%的投資產品通過實物和現金等兌付方式完成了兌付。
然而,奧園指出,當前經濟大環境和房地產市場行情的筑底回升仍需時間,為保障全體投資人權益,盡早完成兌付,結合集團經營現狀,即日起將調整兌付方案。
兌付方案仍分為現金兌付和實物兌付兩種方式,其中,現金兌付方式為,截至12月25日,投資產品首次到期后,且按照原兌付方案,200萬以內20%未完成兌付的,將在未來6個月內分筆完成兌付。單個投資人累計投資本金剩余50萬元以內的,將分期分筆予以兌付。
奧園持續提供實物資產供投資人選擇,投資人所持投資剩余本息對應的債權沖抵房地產類實物資產的房款,實物資產包括住宅、公寓、商業、寫字樓、車位等。投資人在選擇以實物資產兌付后仍剩余少量余額的,將根據資金回流情況,按照投資人實物資產兌付的時間及單個投資人剩余投資本金金額,由小到大排序逐筆兌付,不再計算支付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兌付金額為截至方案公告之日,合同約定仍未兌付的投資產品本金及相應已產生利息。奧園集團及下屬公司發行的投資產品債務,即日起停止計算新的利息。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2021年12月2日,奧園在官網上發布了《致投資人的一封信》,坦言公司擔保的部分投資產品出現逾期兌付。
彼時奧園表示,除合同約定本息堅決足額兌付,追加總貨值不低于90億元的優質物業資產用于實物兌付外,對于延期兌付的本金,將按照年化6%利率向大家支付逾期利息。
針對部分理財產品逾期,奧園對內公布了“現金 實物”兩種兌付方案細則,可二選一也可組合兌付。
奧園承諾,截至2024年5月尚未完成全額兌付的本金,也將在2024年5月全部兌付完畢。首次延期的本金兌付將在投資產品到期日支付,后續每月或每季度的兌付,均在兌付月或每季度末月的25日集中兌付。
一年過去,深陷債務泥潭的奧園再次躺平,不再計算支付利息。
債務重組進展
自今年1月正式宣告無法支付美元票據到期本息,中國奧園已從2022年4月起停牌至今。
但奧園一直在向外界釋放自救信號。
年初該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一直在積極物色潛在機會,務求按符合奧園及其持股者整體最佳利益的條款出售資產及引入戰略投資者。
2月資本市場消息傳言,中國奧園與廣東、山東國企就戰投合作進行洽談。5月,市場消息進一步指出這家山東國企實際上是山東能源集團,并稱當時山東能源集團已經對中國奧園完成盡調工作,計劃通過子公司持有中國奧園39%股權并成為它的控股股東。
但該事項未得到奧園方面確認。
在2022年9月30日的公告中,中國奧園披露債務重組的最新消息,稱“繼續與財務及法律顧問緊密合作,分析財務狀況,制定協商一致的重組計劃”。
11月22日,市場消息傳出,中國奧園計劃對境內債務進行整體打包重組,目前正與境內投資人逐一溝通,洽談重組方案,涉及的境內公開市場債務總計約116億元。
12月6日,奧園在公司官網發布文件,意欲出售奧園健康股本中約2.17億股每股面值港幣0.01元的普通股,相當于奧園健康全部已發行股本的29.9%。
有分析認為,這或許意味者奧園集團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嘗試,將要進入實質性階段。
招標文件中提到的投標者必須是由國家或政府全部或部分擁有(不少于30%)和控制的實體這一限定條件也引起市場關注,有分析指出,奧園方面應該已有較為確定的意向方。
當時奧園對媒體指出,引戰工作一直在正常推進,這次按流程發了招標通知,也是希望引戰進展能加速,推動奧園健康、中國奧園兩家上市公司盡快復牌,配合奧園的整體重組。
目前,奧園能否等來拯救自己于水深火熱的白衣騎士仍是一個未知數,在這之前,這家昔日風光的房企也只能在搖搖欲墜中繼續維持著艱難的平衡。
關鍵詞: 奧園再躺平 投資產品債務停止計算新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