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京報訊 (記者袁秀麗)12月7日,中指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房地產市場2022總結&2023展望》報告顯示,2022年已有超300省市(縣)出臺政策近千條,達到近五年來的峰值,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強,對需求端政策的優化頻發,多地房貸利率達歷史低位。
對此,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表示,2022年,房地產政策進入全面寬松周期,在“房住不炒”總基調指導下,監管部門多次出臺利好政策,從支持需求端到支持企業端,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同時也為地方因城施策釋放空間。尤其是進入11月,多項重磅政策出臺,“金融支持房地產16條”允許房企債務展期,并加大對房企融資支持力度,后續商業銀行積極跟進落實資金支持,“第二支箭”“第三支箭”接連落地,政策整體呈現出落地快、范圍廣、規模大的特點。
不過,盡管需求端政策不斷優化,但多地疫情反復、“停貸”事件等超預期因素導致房地產市場修復不及預期,年底市場表現未見好轉。報告顯示,今年1-11月,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規模同比下降36.7%。
在企業方面,今年1-11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42.1%,頭部企業投資呈現向核心城市聚焦、強化城市和區域深耕;房企融資規模同比降幅近五成,成本小幅上升,但在新政下融資也呈現蓄勢待發的勢頭。
展望2023年的房地產市場,黃瑜預計,中央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基調不變,供需兩端政策均有繼續優化的空間,政策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強,核心一二線城市特別是核心二線城市,政策優化的空間較大,如限購、“認房又認貸”等方面有望繼續調整;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將繼續得到支持,房企融資鏈條有望進一步暢通,企業資金面有望得到改善;“保交樓”仍然是側重點,專項借款及配套資金加快落地,有望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共同促進購房者預期好轉。
編輯 武新
校對 盧茜
關鍵詞: 房貸利率 各地出臺近千條寬松政策,樓市供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