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因疫情原因導致看房受限的小區數量增加,北京二手房成交節奏放緩。根據北京市住建委官網數據顯示,11月北京二手住宅網簽量為10750套,環比下降4.1%,同比下降9.3%。
(資料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11月8日,通州區臺湖、馬駒橋地區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執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品住房政策有關規定。自此,北京臺馬地區取消了“雙限購”。半個多月以來,該政策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區域內二手房購房者的決策速度,但并未引發新增客戶的集中涌入。
據業內人士反饋,臺馬地區取消“雙限購”后,并未引發新增客戶的集中涌入。資料圖片
焦點:
臺馬取消“雙限購”,部分購房者決策速度加快
“解除‘雙限購’當日下午,就有部分需求明確的購房者來到門店,他們來了后,不是說‘我要看房’,而是明確表示‘我要訂房,請帶我看今天晚上可以簽約的房源’。業主方面,部分誠心賣房的業主,認為這是賣房好時機,對待市場也比較理性。當天晚上,我們就成交了兩單。”北京鏈家亦莊富力中心店商圈經理張娟娟如是說。
據張娟娟介紹,成交量主要集中在解除“雙限購”后的一周,11月9日至16日是二手房成交的高峰期,成交總價上漲5%左右,在150萬-300萬元之間,也有少部分本區域置換業主選擇快速出手。
整體來看,區域內11月份成交速度有所加快,成交價格亦小幅上漲,成交客戶大多是解除“雙限購”前已在馬駒橋看房的客戶。
在購房客群方面,張娟娟表示,購房主力還是以剛需為主,積分落戶或首套置業的人數偏多。因為“雙限購”的解除,具備購房資質的人數增多,因此購房者預期房價會漲一些,但在周邊配套沒有改善的情況下,新增客戶出現“不跟價”及對比其他區域房源的現象。
不過,在21世紀不動產宏仁家園店的店長王廣闊看來,11月馬駒橋商圈二手房的成交量相比10月份差別并不大,“雖說政策放開是利好消息,但不少業主不愿賣,擔心賣便宜了,購房者也不敢輕易出手。從價格方面來看,在政策調整下,11月房源報價基本上漲了15%-20%。”王廣闊還告訴新京報記者:“11月8日下午,我們門店接到客戶來電,對方聽說馬駒橋雙限購政策放開,想在當天晚上就定下一套房子,但是,我們聯系的幾乎所有業主都不愿意賣,唯一約到店里的一位業主見面后就坐地起價,房價上調20萬,由于客戶預算有限,最終也未能成交。”
而從臺馬地區整體成交情況來看,北京鏈家研究院統計顯示,政策發布后,該地區二手住房成交量顯著增長,部分樓盤成交均價亦有小幅上漲,賣方預期明顯上升,但買方暫未同步跟進。
“經調研,近期成交案例中的買方,多為此前已看過房且有購房資質的存量客戶,該項政策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此類購房者的決策速度,但并未引發新增客戶的集中涌入。”北京鏈家研究院分析師冷會分析稱。
市場:
11月北京二手住宅網簽近1.1萬套,分化現象明顯
相比臺馬地區取消“雙限購”后引發熱度上升,其他區域的二手房市場則相對平靜。
以亞運村區域為例,北京鏈家亞運村慧忠里店商圈經理柳輝表示,11月二手房交易量和交易價格和10月份相比變化不大,但客戶大多持觀望態度,成交周期變長,“看業主是否著急出售,成交價會參考近期成交的最低價,而客戶在購買前會和業主多輪談判,也會和多位業主溝通,找到比較著急出售且能讓價的業主再成交。”
望京區域方面,據麥田房產望京橋區北京香頌店店長李春楠介紹,“11月上半月整體市場行情不錯,只是后半月疫情突襲,有點措手不及,但還是有一些成交,小戶型剛需客群占多數,一些購房者在未實地看房的情況下也會直接出手購房。成交價方面,仍然處于平穩略降的狀態。”
而在上地區域,麥田房產上地佳園店店長杜永平表示,11月份后二手房成交量整體走低,客戶看房意愿度、業主配合看房程度都有所下降。對于“可換可不換”的業主來說,目前觀望情緒較大,但對于“老破小”這類業主,在疫情防控居家隔離趨勢下,換房意愿加大;此外,剛需購房群體急迫程度也有所加強。
從整體市場來看,根據北京市住建委官網數據顯示,11月北京二手住宅網簽量為10750套,環比下降4.1%,同比下降9.3%。其中上半月工作日日均網簽483套,下半月工作日日均網簽416套,較上半月下滑14%,上下半月市場出現分化。
對于上下半月市場表現迥異,麥田分析師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進入下半月以來,因為疫情原因看房受限的小區數量增加,一些原本有意愿購房的客戶,推遲了購房計劃,導致成交節奏放緩。據麥田房產監測數據顯示,11月上半月的帶看量和10月上半月基本相當,但進入下半月尤其是11月第三周以后,帶看量環比下滑超過三成。
“11月網簽量走勢總體平穩,但應注意到網簽數據相對滯后,不能及時反映市場的一些變化。從主要經紀機構實際簽約情況看,11月二手住宅成交量顯著下滑,成交量下降主要受疫情影響,其情形與今年5月份類似。”北京鏈家研究院分析師冷會分析稱。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也指出,11月北京二手房市場延續低溫態勢,主要是由于當前疫情防控趨嚴,二手房成交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同時北京受“換房退稅”影響掛牌量增多。
價格方面,北京鏈家研究院統計顯示,11月二手住房成交均價環比小幅下降,同比基本持平。對此,冷會分析稱,價格波動主要受結構性因素影響,11月中下旬疫情防控形勢趨于嚴峻,東城、西城、朝陽等中心城區成交占比明顯下降,進而導致全市成交均價出現結構性的小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掛牌量的走高以及去化速度變慢,房東心態出現了兩極分化,著急成交的房東談價意愿增強,據麥田房產監測數據顯示,11月議價空間和10月相比擴大了0.03個百分點;但與此同時,部分房東依然對市場保持信心,11月整體掛牌價保持微漲。
展望:
若疫情影響減弱,12月二手房市場或迎來反彈
如今已進入12月份,作為2022年的最后一個月,北京二手房市場走勢將會如何?
聚焦區域市場,王廣闊表示,預計12月份馬駒橋二手房市場會有所好轉,“業主趨于冷靜,加上在成交價對比下,市場價格會逐漸穩定,預計年前會涌現一撥兒買房客群。”
李春楠指出,就望京區域二手房市場目前形勢來看,著急出售的業主會調整價格,“對于12月份市場,只要疫情可控,預計年前成交量還是比較可觀的。很多客戶年底資金回籠,會升級購置新家。”
這并非個例,在采訪中,不少一線經紀人表示,近半個月門店關閉,12月的二手房市場走勢得根據疫情形勢而定,“11月份受疫情影響,很多區域業主處于居家隔離狀態,看房較為不便。12月份如果疫情好轉,業務恢復常態,則市場要好于11月,預計會出現一波成交小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11月房地產領域寬松政策陸續出臺。比如11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決定于2022年12月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
在此背景下,冷會分析指出,當前一系列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疫情仍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未來二手房市場走向有待進一步觀察。
關榮雪分析指出,預計在多項政策齊發力下,市場信心將逐步恢復,北京12月二手房成交量有望止跌回升。
關鍵詞: 北京二手房 11月北京二手住宅網簽量環比微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