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輛滿載新鮮蔬菜的大卡車從四川樂山出發,行駛5個多小時跨越300余公里,在當晚11點左右到達重慶天驕城。這是天驕城業主黃女士自購的10噸蔬菜,從遙遠的老家輾轉運過來,要免費送給鄰居們。天驕物業員工、志愿者組織起來,連夜裝卸、分揀、配送至上千個家庭。
這個小故事,僅僅是天驕與業主并肩抗疫中無數個雙向奔赴感人故事中的一個。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城市按下了“暫停”鍵,但愛不會被隔離。在物業人員晝夜堅守的背影中、在鄰居互幫互助的氛圍中、在志愿者挺身而出的行動中,一個個人、一個個小區像是一艘組合而成的“巨輪”,在疫情防控的行動浪潮中攜手并進,一幕幕有愛的故事,正在天驕智慧服務的各個園區發生。
(資料圖片)
“蔬”送愛心:10噸蔬菜 一場業主與天驕的 “蔬”送接力
11月23日,重慶天驕城的業主紛紛在群里炫起了蘿卜、萵筍的“花式”吃法。原來,就在前一天,小區約2200多戶業主都收到了一個蔬菜包,綠油油的萵筍、白胖胖的蘿卜、青翠翠的包心菜將塑料袋撐得鼓鼓囊囊。
這些新鮮的蔬菜是從哪里來的?有不少業主發出了疑問。據參與深夜分揀的志愿者講述,其他人才得知,原來是小區業主黃女士自己買來免費送給鄰居的。
據了解,22日11點,蔬菜一到達小區,社區工作人員、天驕物業人員、業主志愿者等60余人迅速投入到卸貨與分揀工作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0噸新鮮蔬菜在次日凌晨3點全部分揀完畢。
23日一大早,由物業員工、業主志愿者們組成的小分隊又冒雨將蔬菜包一趟一趟的送到每一棟的樓下,手推車、菜筐子、電瓶車......各種花式工具都被利用了起來,等所有蔬菜都送到業主手中,參與人員已經汗濕了衣服、累得直不起腰。
“想盡點微薄之力”,無論是參與分揀運送的志愿者、還是忙前忙后的物業人員、亦或是捐獻者黃女士本人,這是他們最樸實的初衷。
黃女士說,自己的做法并沒有什么特別,自己在這次疫情期間報名當志愿者,深知一線防疫人員的艱難和不易,加之平時鄰里關系十分融洽,對“遠親不如近鄰”有了更為直接的感觸,就很想為小區的鄰居們做一點事情,便當即決定為鄰居們送一批蔬菜。黃女士的想法迅速得到了家人、社區、小區物業等的支持。在幾方的合力下,黃芳與遠在四川樂山老家的丈夫一起負責尋找蔬菜采購和運輸渠道,志愿者和天驕智慧服務員工負責協助發放。經過幾天的溝通與協調,一輛滿載蔬菜的貨車終于成功駛達。
“很多鄰居在收到菜后主動加我,為我發來了很多感謝和鼓勵的話,我其實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小事,沒想到大家這么熱情,被感動得都流淚了。”黃芳說。
在天驕公園,天驕智慧服務聯合“富茗超市”,免費為業主送去400多份蔬菜包,在協信城立方,天驕智慧服務聯合“好客生鮮”,免費為業主送來600份蔬菜包……疫情期間,“驕鄰”與“驕鄰”之間,“驕鄰”與物業之間,相互關心、彼此支持的暖心場景,每天都在各個小區里出現。
一份業主給天驕點贊的“記事錄”
這幾天,北碚云外山項目物業被業主點贊的文章,在業主群里刷起了屏,無數業主豎起了大拇指。原來是業主晏永峰將自己抗疫一線的所見所聞寫成《贊!在一線默默守護業主的云外山物業人》一文,被北碚宣傳部、中國經濟周刊等轉發。
“疫情當前,天驕智慧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山外物業服務中心各成員日夜堅守,連續作戰,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行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物業人既是居民的管家,也是防疫攻堅戰中的后勤保障部隊,他們用精心、貼心、暖心的服務,讓疫情防線多了溫暖。”晏永峰在文中寫下滿滿的感觸。
“前期因為我們小區是被劃定為高風險區,業主們都需要隔離居家,這時候小區的管理和運轉壓力都落到了物業的身上。”晏永峰在居家的這段時間里,通過業主群,了解到小區物業人員已經連軸運轉了很多天,看著他們每日忙碌的身影,晏永峰就萌生了將小區物業人的事跡記錄下來的沖動。
晏永峰很快在業主群里收集起了信息,并趁著下樓做核酸的時候,拍攝下自己的所見所聞。他還通過云山外項目經理劉曉橋了解到,原本有30多名物業工作人員,但由于種種原因,只有15人到崗,面對更為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務,人手遠遠不夠。
物業人員對半減少,但服務水平卻不能降低,這對于項目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挑戰。于是,他們日夜扎根在項目上,人手少就把服務時間拉長,把崗位分工打破,沒條件就創造條件頂上。
“快點,再快點,只要我們速度快,病毒就會被甩在后面。”自11月7日就沒回過家的劉曉橋,已經把這句話變成了口頭禪。
“凌晨4時,保潔人員賴生強、陳英等穿著防護服,拉著上百斤重的垃圾在消毒后轉運出小區;物業保安人員張安軍、羅太強等秩序部員工每天上班12小時以上;物業辦公室的高春梅每天接聽不少于100個業主咨詢電話;物業維修人員龐杰、胡幫云在臨時封控期間解決業主報修的水、電、管道疏通等問題30余次,與志愿者一起每日上門分送業主物資700件左右......”晏永峰在文中寫下了一個個生動的數字,其背后是15個物業人的殫精竭慮。
終于,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云山外項目在11月19日成功被降為低風險小區,住戶可以有序下樓活動,部分員工也得以返崗。劉曉橋稱“只要能戰勝疫情,我們做再多都值得。”
隨后,晏永峰與小區里的50余個熱心業主還主動報名參與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作為一名黨員,參與志愿者工作,我義不容辭。”晏永峰說。
事實上,在天驕智慧服務的大社區里,面對疫情防控,人人都是一道防線。
“感謝你們的付出,辛苦了。”“多虧了你們送物資上門,才能保障生活。”“吃不好睡不夠,受累了。”這段時間,這樣的溫情話語在云山外小區的業主群里時常刷屏,還有業主送來了40件酸奶、4件飲料、50件防護服等物資。
物業和“驕鄰”之間,你朝我而來,我向你奔去,這樣溫暖的互動,是一幕接著一幕。
在天驕公園,一位業主用鏡頭記錄下孩子們將戰疫主題的手繪畫送給物業,并精心制作成視頻;
在TOWN城,有業主為深夜還在值班的天驕物業人送去餃子;
在天驕名城,業主自掏腰包購買水果等物資對物業員工表示感謝;
在星麓原,業主為住在項目的員工燉了滿滿一大鍋排骨湯,送去了一筐筐水果......
雖然業主們表達“愛意”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卻用行動生動詮釋著:疫情防控,從來都是“驕鄰”與物業一起攜手在戰斗。
結語:
在這場與病毒賽跑的殲滅戰中,作為守護社區安全的“最后100米”,天驕智慧服務將硬核防疫措施與溫情物業服務結合起來,開出“疫”張服務清單,從進門查驗、園區消殺、“蔬”送服務、傳“遞”美好、學生核酸通道、黨員先鋒等9個方面筑牢戰疫屏障,讓這場守護與被守護之間的“雙向奔赴”,匯聚起了更為強大的力量。
從清晨微光到夜幕繁星,來自天驕智慧服務的安保、客服、秩序、維修、保潔等工作人員,不分崗位、不分工種全部上陣,穿行在樓宇之間、步履不停地進行著核酸信息收集、垃圾清運、快遞物資配送等工作。
我們看到,在防疫一線,物業人們跑動的身影,汗濕了衣服,熬紅了雙眼,發腫的雙腿,但每個人都只想再多為業主想一點,再多為防疫做一點。
我們看到,在寒風習習的大門口,志愿者們匆忙的腳步,消毒外賣、接送物資、嚴格值守,他們是那一抹鮮艷的“志愿紅”。
我們看到,業主滿當當的支持與關愛,一篇樸實的文章、一車接力的蔬菜、一碗手工的餃子......無論是靜下來居家,還是動起來出力,都是一份貢獻。
見微知著。小人物,不平凡!!這一件件發生在天驕大社區里看似平常的小事,卻是社區鄰里之間和諧共建美好生活的縮影。
共創美好生活!這是天驕物業人的心之所系與付諸實踐,也是廣大“驕鄰”們共同的心聲。
關鍵詞: 天驕智慧服務疫張服務清單 鄰放心,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