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鳳凰網風財訊
fengcaixun
作者 | 陳文莉
(資料圖片)
2022/11/18 風評vol.4
01
新聞
政策大禮包
風評
12日,“金融支持地產16條”發布;14日,央行松綁預售監管資金,銀行閉門開會落實“白名單”;16日,央行再提保交樓專項借款,并提到視需要適當加大力度。
從大方向的政策指導到各細節的政策落實,一道道利好消息砸下來,資本很是買賬,地產股債幾乎全線飄紅。
和以往政策相比,這一批次的政策落腳點沒有變,穩房價、穩預期、保交樓,這是底線原則。救企思路也沒有變,優質房企依舊“獨得恩寵”,先上岸,站穩了,再去“市場化”出險房企。
不過,范圍更大了,手段更直接了。
出險房企獲得了一年的喘息機會,之前作為地方性拿地保證金、項目開發資本金的銀行保函,現在可以直接置換三成的預售監管資金。最卡脖子的地方,松綁了。
給哪些房企置換,換多少,商業銀行有自主決策權。即使做不好,只要盡職了,可以免責。
規矩定好了,免死金牌也發了,金融機構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開閘、放水。
延伸閱讀:《八面解讀“金融支持地產16條措施” 會比2018年猛?》《房企預售金監管“春風”度關》
儼然,這次政策不僅更全面,對過往政策查漏補缺,更重要的是穩定了市場預期:風向變了,拐點來了。
盡管如此,市場仍有質疑之聲。比如,政策持續性的在供給側發力,到底能否刺激到需求端的預期提振。
答案或許要讓最后兩個月的數據來揭曉。但有些樓盤、中介機構,卻已經開始未雨綢繆了。
02
新聞
樓盤漲價、中介賣肉
風評
安徽六安的多個樓盤卻申請撤銷“降價”,甚至有房源一夜之間跳漲了35%。這波反向操作,只能說:
漲價樓盤仍然是極少數,剛出爐的10月70城大中城市商品住宅數據,4個統計維度——新房價格、二手房價格、新房價格分類指數、二手房價格分類指數,無一好轉,仍在下跌,說明市場購房者的預期依舊低迷。
10月份就連北京、上海的二手房也撐不住了,豪宅更是量價齊跌。
政策拐點來了,但市場拐點來沒來還真不好說。
同樣是在一線聽著炮火的聲音,Q房網有的門店卻已經開始一邊賣房一邊賣豬肉了。
畢竟,房價在跌,房子的成交量和銷售額也在跌,而豬肉價格漲幅卻超過了50%。這一正一負之間,賣豬肉權當是做對沖了,指不定還能“精準營銷”。
03
新聞
債市連跌,理財炸窩
風評
房地產政策預期回溫,加之互聯網科技等概念股估值迎來修復,大A終于是重回了3000點。然而,“蹺蹺板”另一端的債市卻很受傷,銀行理財圈更是炸了窩。
房地產政策拐點到來,市場利率預期上升,債市迎來了“五連跌”,陷入“機構贖回—凈值下跌—贖回擠兌”的惡性循環。
而六成以上均是以低風險等級的固收產品為主的銀行理財,底層資產中大量是債券。這也就注定了二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幾天,債券和銀行理財投資者的生活狀態:
不過,這次炸窩的銀行理財,有多少是受債券下跌連累,多少是想要趁機“洗澡”,這就不好說了。
歸根到底,債市的走勢取決于經濟的增長情況。目前,房地產等行業尚未走出泥淖,寬松政策有望持續。而長期來看,產業轉型陣痛期之后,經濟增速依舊可觀。此時,恰如任澤平那句話:頂部靠理智,底部靠信仰。
04
新聞
熱搜上的河南
風評
最近的河南,也有些悲“狀”。
先是富士康疫情爆發,員工徒步回家上了熱搜。后是河南本土房企“一哥”建業地產,在成立三十周年之際,傳出了裁員的消息。
二者似乎都在情理之中,富士康員工徒步數百里,是怕感染新冠,是為了活下去;建業裁員,是怕架構冗余拖慢上岸步伐,也是為了活下去。說白了,都是基于對未來的預期,未雨綢繆的行動。
畢竟,活著才有未來。
這不是建業第一次傳出建業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卻是第一次付諸行動。
截至2022年上半年,合同銷售額為140.4億元,同比減少54.8%。而第三季度業績簡報至今尚未公布,加之河南疫情,情況也是不容樂觀。
業績下行的市場中,裁員往往是第一步,這也早已是行業“常態”。單從這點來說,撐到現在的老胡,確實是一位有情懷的企業家。
不過,資本似乎并不打算為胡葆森的情懷買單,建業集團旗下四家上市公司中僅建業新生活免于連跌。
延伸閱讀:《裁員7000、業績斷崖 建業地產的“固守河南”該背鍋嗎?》
未雨綢繆的還有河南老鄉許家印的債權人們。
看著遲遲未出的重組方案,債權人們耗不起了。短短一周,香港元朗項目、深圳恒大總部地塊,兩個最能代表恒大“宇宙房企”榮光的項目,或被出售,或被掛牌待售。
許家印最擔心的資產賤賣,還是發生了。而這或許只是個開始,留給許老板的時間不多了。
延伸閱讀:《“宅”男許家印,快無家可歸了》
好在,所有債券成功展期的富力,還有泰禾黃老板時隔8個月的回歸,印證了政策的發力,也讓資本市場看到一絲出險企業的生存活力。
05
新聞
互聯網年度大戲:國外裁員潮,國內離婚風
風評
國外大廠的員工們,還沒等到綢繆,就被一場“裁員”大雨淋了個透心涼。
臉書裁員超過11000人,推特裁員傳言將達到4400名,印尼最大互聯網公司GoTo Group計劃裁員1300人。
此情此景,不得不讓人想到美團王興的“互聯網的下半場理論”。用戶的使用時間已經趨于飽和,注意力資源也變得異常稀缺,互聯網行業的后續發展不再是“跑馬圈地”,而是“爭奪地盤”。
只不過,地盤尚未搶多少,美團已失去騰訊的助力,成為了繼京東之后,第二家被騰訊清倉式分紅的大廠。而從騰訊的角度,或是為反壟斷下的積極應對。
【無獎競猜:下一個被騰訊清倉的會是誰?A:快手B:拼多多 C:嗶哩嗶哩】
網易則陷入了一場“離婚”輿論戰。其與暴雪14年的“婚姻”正式進入冷靜期。就傳言來看,暴雪想要提高分成,成為了這次“離婚”的究極原因。游戲主播們也幾乎清一色站位網易。
夫妻離婚,最受傷的永遠是孩子。《爐石傳說》《魔獸世界》《守望先鋒》《星際爭霸》這些游戲,可能要暫時和中國玩家說拜拜了。
國內有能力運營暴雪游戲:鵝廠、完美世界、B站、米哈游、字節跳動。
盡管騰訊Q3增速回正,但資本似乎并不滿意,股價已兩連跌。此時“聯姻”暴雪,對騰訊的營收并不會有太多實質性的幫助。按照網易公布的暴雪2%的收入貢獻度來看,這一數據在騰訊只會更少,甚至微乎其微。
米哈游則直接否認了接盤傳言。《原神》《崩壞學園》《未定事件薄》…可以說,米哈游不缺爆款游戲,而且米哈游本身就專注研發而不是運營。
B站是熱門選手,而且對于B站而言,這是個重回游戲巔峰的機會。但是,接盤意味著,超過50%收入分成要給暴雪,而國內的賽事、活動等運營成本,以及最大的版號風險,基本上都要自擔。
所以,B站,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