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世界熱資訊!這些城市的房價,再也回不去了

2021-11-13 09:44:33 來源:樓市黃大大

燕郊、嘉善、惠州、清遠——有啥共同點?

環一線城市:四大巨坑。

樓市暖風一吹,它們都“妖”起來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廊坊全面放開限購,惠州首付兩成,“好消息”接連不斷。后臺立馬有人問:燕郊房價跌成這樣了,現在可以買了嗎?

不能。

房價可不是蹺蹺板。別怪我沒提醒:這些城市,再也回不去了!

燕郊樓市,房價“腰斬”的代言人。

2014年,北京市準備東遷通州,“北三縣”跟著沾光,房價一路飆升。

廊坊房價扶搖直上,3年多時間,從7000元/㎡躥升到2萬/㎡。燕郊某樓盤,甚至賣到了4字頭。

“專家”開始預測,燕郊房價未來能沖5萬/平。

然而,事實證明這里的樓市,根本經不起打擊。

2017年6月,一紙“最嚴限購令”從天而降,燕郊迅速墜落,成了“全國房價跌幅第一城”。

走在燕郊路上,到處都是虧錢的業主,跌幅50%起步。

有網友發帖說,房價跌到心臟驟停,還在慶幸自己“還活著,沒去跳樓”。

一個業主選擇了斷供,被銀行起訴,最終不僅房貸要繼續還,還得多給20多萬訴訟費用。

曾經房價是信仰,現在拋盤是奢望。

有人宣布房子“白送”,前提是接受“贈送”的人,要替自己繼續還房貸。

按理說,燕郊都慘成這樣了,為何一直不救市呢?這幾年,別的地方再歡騰,這里始終被死死按在地上。

因為北京太特殊了,一旦有樓市過熱的苗頭,必須全面壓制。

大家這才明白,北京其實是燕郊最大的利空。

即便北京行情來了,傳導到燕郊也只能吃到“魚尾”,過不了多久,又是一波嚴厲調控。

這里雖能“望”京,但始終是河北啊。

環滬,本來沒有房地產。上海太貴了,也就有了房地產。

2015年,嘉善還是浙江省嘉興市下轄的一個縣,房價僅僅6000元/平出頭,“特價房”甚至只賣4800元/平。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高鐵到虹橋只有23分鐘的嘉善,轉眼間成了“環滬高鐵第一城”。

房價應聲上漲,并在接下來的兩年間翻了倍。

單看漲幅,嘉善這些年簡直是拳打杭州,腳踢上海,笑傲長三角。雖然只是“環上海”,房價卻直追青浦、金山這些“真上海”。

2019年,嘉善多個在售新盤單價突破2字頭,有人立馬喊出了“沖擊3萬”的口號。

很難想象,在這樣一個三四線城市下轄的縣城,居然需要通過新房限價來防止樓市過熱。結果自然是防不住的。

綁車位是常規操作,一個不夠綁兩個,兩個不夠綁三個。

某項目備案價僅為9000元/平,但需要捆綁裝修和車位,實際售價卻可以達到1.6萬/平。一套89平的房子,溢價高達50萬。

不僅如此,溢價部分需要跟首付款一起交付,所以首付一下子從20多萬漲到80多萬。

同樣的首付水平,完全可以買成都長沙這種強二線城市。可見泡沫有多大。

風口一過,只剩一地雞毛。當初有多難買,現在就有多難賣。

今年上半年,嘉善僅僅賣掉了1650套二手房,同比暴跌70%,平均每個月賣275套。貝殼放盤的二手房已經超過了1萬套,估計能賣3年。

豆瓣上有個小范圍的滬漂剛需首套房選項。參與投票的437人里,選擇環滬住宅的只有10%,甚至還拼不過蘇州郊區小戶型住宅和老家學區房。

與上海融合,大概率也是嘉善的一場單相思。傳說中的“雙地鐵”遲遲不見蹤影,很多上海人,甚至不知道嘉善在哪里。

一體化的幻想,化了個寂寞。

惠州,同樣是無數買房人的噩夢。

最近因為海景房跌成白菜價,喜提熱搜。

法拍成交價65.5萬,單價4294元/平。相當于原價的1.66折,真的替業主感到窒息。

有位大姐2017年花1.5萬/平買了大亞灣海景房,每個月房貸5800多元。如今同小區二手放盤價低至7700元/平,跌去了一半。

深圳年輕人喜歡互相調侃:“來了就是惠州人”,但到今天,愿意去惠州買房的沒幾個了。

全國各地蜂擁而來的購買力,硬生生把惠州買成了大灣區新房成交榜前三,但也留下了天量的二手房庫存。

2021年,惠州賣掉了10萬多套新房,差不多是深圳的兩倍。

早幾年深圳客的熱捧,讓惠州漸漸忘記自己三四線城市的身份,房價開始飄了,從5000元/平漲到了1.5萬/平。

但是,惠州本地購買力并不足以支撐龐大的房地產市場。漲或者跌,從來都是看深圳的臉色。

當深圳被調控大錘掄到谷底,惠州樓市隨即進入長長的寒冬。

深圳泡沫擠一擠,從15萬變成12萬。惠州泡沫擠一擠,連1萬/平都沒了。

深圳房價觸底了,惠州房價的底部,暫時還不知道在哪。

同樣被“一體化”的美夢迷倒的,還有廣州北邊的清遠。

一邊喊著口號,一邊對樓市產生了不該有的期待。

2015年,清遠房價均價還只有3000元,到2018年已經超過了8000元/平。月均收入只有兩三千的城市,已經有了單價五位數的房子。

夢,很快就醒了。

讓人窒息的行情到來。2018年房價觸頂之后,清遠每一年的房價,都在往下跌……

臨廣的清城區,是清遠的房價天花板。

原價1萬/平的省級學校學區房,去年甚至出現了3000/平的特價房。普通房源也降了差不多50%。

據我所知,很多廣州人當初買清遠,是相信廣清一體化深入發展之后,廣清能像廣佛一樣實現雙城通勤。

清遠到廣州CBD珠江新城,大約100公里,開車一個半小時起步。

每天早上在清遠的小區門口等樓巴時,他們總會想起自己當初在售樓處簽約的那個下午,腦子里到底進了多少水。

這些年,廣州人在買房路上踩了太多坑。無論是天量供應的增城,還是永遠缺人的南沙,盡管漲不動也賣不掉,好歹房本上寫的是廣州。

廣清一體化是不假,但行政區劃上廣州是廣州,清遠是清遠,找誰說理去?

那種苦,沒法說。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神奇的是,總有人幻想著,這樓還能重新蓋起來。殊不知,樓市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樓市。

過去這兩年,真正上漲的只有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郊區不行,更遠的睡城更是無力回天。

所以,沖5萬的燕郊,沖3萬的嘉善,沖2萬的惠州和清遠,全都涼了。

無數投資客陷入“怪圈”,降價—賣不掉—再降價—依舊賣不掉—繼續降價……

這種惡性循環,除了普漲,沒有解藥。

然而,閉著眼睛房價普漲的年代,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在一線城市,以市中心為原點,距離每增加3公里,覆蓋面積就增加28平方公里,樓盤數量增加幾十個。

這是一個面積急速擴大的圓,越往外走,樓盤數量暴增,流動性也急劇下降。

環一線城市,距離一線城市中心往往超過了50公里,甚至近百公里。親生的娃都還沒喝幾口湯呢,遠房親戚就想著吃肉了?

想得太美了。

一線城市買不起,或者沒資格,那就退而求其次,買個環京、環滬、臨廣、臨深。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

漲不動是一方面,沒有流動性才是最可怕的。

得有多少投資客,才能把這么深的巨坑填平?

未來,不少強二線城市也會出現暴擊機會

此時此刻,不少城市都處于珍貴的上車機遇期,普通人還有機會嗎?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