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地產密探(ID:real-estate-spy)
◎ 編輯 | 密探財經
物業公司天然的“輕資產”及“現金奶牛”屬性,總是讓H股的資本市場浮想聯翩,目前雖受內地樓市低迷沖擊明顯,但受挫或只是暫時的。
(相關資料圖)
大家已經看到,萬科培育多年的“萬物云”馬上就要在港交所IPO上市,預計每股49港元的發行價,雖弱于預期,但五六百億港元的市值將是物業行業的“巨無霸”。
兩個月前,“龍湖智創生活”更新了IPO材料,以靜待上市時機。未來,“萬物云”和“龍湖智創生活”將是頭部優質房企投入物業服務市場的兩枚“深水炸彈”。
注意!“萬物云”上市前夜,有一家神秘私募已低調套現狂賺一筆,它就是博裕資本。六年前,萬科物業(萬物云前身)引入兩大戰投——博裕資本和58同城,前者花了15億元就拿到25%股權。
去年9月,萬物云向港交所遞交IPO 招股書。 2個月后,博裕資本向第三方出售萬物云6.66%股權,集中套現近70億元,如今仍是持有萬物云17.14%的第二大股東。
在H股已上市掛牌的物業公司中,2021年以來,大型民營房企債務暴雷四起,主動出售手上物管公司的控制權變現補血成為關鍵選擇,接盤者多為財務較優的同行。
如今,金科服務卻為H股物業公司上演了一場另類資本騰挪大戲,這次主動出招的還是“博裕資本”。幾個月前,金科服務曾試圖要約收購佳源物業,但最終不了了之。
按最新公告,博裕資本擬給出12港元/股的條件向金科服務其他所有股東提出“全面”現金要約收購書,這比此前停牌當天9.02港元收盤價溢價33.04%。
按全部收購其他股東賣出的股份,博裕最高支付逾47.6億港元。博裕之所以主動全面要約,按其對外表述,年初以來,金科服務累計跌幅71.6%,今年中期凈利下跌近32%, 感覺作為戰投進來虧大了,此舉也為其他股東溢價變現機會。
外界猜測,博裕或謀求金科服務更多的話語權或者控制權。事出必有因,外大家也易聯想到“今年7月底,金科服務為母公司金科股份提供年利率8.6%的15億元”的“借款風波”。
2021年底,金科股份為金科服務引入“戰投”博裕資本旗下“Broad Gongga Investment Pte. Ltd”,即向其出售約1.436億股,約占金科服務總股本22%。
此時,金科股份持有金科服務的股權從52.33%降到30.33%股份,仍為第一大股東及控股股東。在外界看來,其與博裕資本“一唱一和”,堪稱“雙贏”。
時至今日,從金科服務的股權結構看,金科地產持股30.34%,與引入戰投之初變化不大,博裕持股比例22.69%,略有增加。
此次發起全面收購的“要約人”,為新加坡注冊成立的投資公司,經層層穿透后,牽出神秘“金主”——Boyu Capital Fund V,該基金由博裕集團管理,又與當初引入的博裕“戰投”綁在了一起。
地產密探查詢獲悉,從金科服務2021財報披露看, 去年底,金科股份引博裕資本進入金科服務時,就簽署過一致行動人協議。
來源:金科服務2021年財報
如今,“博裕系”發起全面要約,這意味著什么?
從坐實要約需滿足的條件看,其一,博裕旗下“要約人”至少應拿到占金科服務總股本7.71%或約5036萬股的要約股份,聯同博裕資本所持約1.48億股合計至少占30.4%或約1.984億股;其二,要約人獲得“反壟斷”批準, 有效期最長60天。
要約條件滿足后,博裕系的籌碼將觸發30%紅線,雖與金科股份貴為一致行動人,但反過來將向其及其他公眾股東發起全面收購,問題是每股12港元,對方愿意嗎?
如今要約 消息一出,金科服務的股價應聲大漲, 今日收盤時漲幅已接近32.6%,收盤價11.96港元。這說明:當前,金科服務的估值被嚴重低估,才給了資本伺機搶奪公司控制權的強烈動機。
首先,金科股份當前雖遇到了“債務承壓”問題,但公司創始人黃紅云還沒到必須要賣掉金科服務的地步。
其次,員工持股計劃及雇員福利信托合計持股9.22%,金科服務包括現任董事長夏紹飛、羅利成等一眾高管等都是跟隨黃紅云一起締造整個金科集團的元老功臣,豈能讓資本的野心得逞?
不過,博裕資本背后有一幫“資本高手”,管理人包括Yixin, Ltd. (童小幪為唯一股東和唯一董事)和JH Capital Holdings Ltd. (張子欣為唯一股東和唯一董事)。
據媒體早前報道,站在博裕資本背后的,像張子欣此前曾任平安集團總經理,童小幪曾任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高管,頗有些傳奇色彩的江志成曾是高盛直投部員工,馬雪征雖已故,但被江湖稱之為投資界女俠,前聯想集團CFO等。
2016年,界面曾發表過一篇有關順豐控股的報道,那些“看不見”的股東浮出水面,其中就涉及博裕資本,背后頗有些意思。這篇文章,至今可查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