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每遇市場低迷時期,復原力的重要性都超過以往。復原力無論對于樓市,還是對于企業,都是當前急需的能量。復原力的本質要求市場和企業能頑強面對現實,在困難中看到生存發展的意義,能在困難面前利用已有條件化解困難。
9月19日,紹興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微信公眾號“紹興發布”發表一篇《破局突圍!紹興力爭“保交樓”優等生》的文章提到,紹興成立房地產專班,定期對全市所有住宅項目全面排查,針對重點項目,制定風險化解“一樓一策”,通過指導督促屬地成立風險項目處置專班、設立項目資金安全賬戶、統籌項目資金使用、盤活存量資產等措施,全力落實“保交樓、穩民生”目標任務。文章特別提到,在紹興地區,所有項目,包括恒大項目“保交樓”沒有問題。
最近鄭州、西安等省會城市都對不積極作為復工“保交樓”的企業作出限期要求,還提出執法上的懲處手段和辦法,震懾力強大。
“保交樓”這個任務,無論怎么強調都是正確的,困難和矛盾也是不小的。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會存在不少的矛盾,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對于“保交樓”,實質性復工是化解矛盾的最終標準,但主要矛盾還是盤活資金,這是關鍵性的矛盾。
對于盤活資金:一是要系統性保障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二是在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上完善思路框架,保障“錢袋子”的安全;三是有關部門要對在建項目的資金是否能支撐后續工程建設做出判斷。在“保交付”這個事情上,必須做到防止“躺平”心態;在“錢袋子”這個問題上,必須阻斷動“歪心思”,房地產項目的每一分每一厘,都要在實時監測和有效管控之下運轉。
可喜的是,在城市政府、地方住建系統的連續行動之外,金融紓困動作又有新的進度。9月22日,國家開發銀行已向遼寧省沈陽市支付全國首筆“保交樓”專項借款,支持遼寧“保交樓”項目。最近廣州、昆明等城市,也通過金融機構引入共建商來盤活停工項目。金融機構在不隨意抽貸、壓貸、斷貸后,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引入共建商,這就準確地抓住了絕大多數紓困項目需要啟動資金這個矛盾的“牛鼻子”,對于加快停工樓盤復工復產,如同魚兒得水,企業也將因此而獲得新的復原力。
金融紓困政策其實就是一根韁繩,用好就能讓停工樓盤這匹“病馬”治愈恢復“活力”,跑出合格與令人滿意的成績。說到底,“保交樓”和市場復原力,都是房地產市場實現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需要,也是政策著力點,我們注意到,中秋假期前后,不少城市發布了樓市新政,從公積金支持、下調房貸利率、放松首付等層面入手、多策并舉,這些措施將不僅保障了住房剛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型需求,還會有助于“保交樓”及實現房地產良性循環目標的實現,并給房地產市場和企業增添更多的復原力。我們相信,政策賦能、盤活資金、保障民生、暢通消費,處理好當前房地產面臨的問題,就一定能更快更好實現房地產模式新舊轉換,為未來房地產市場實現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系統保障。
皆大歡喜的房地產發展局面和結果,才是每一個市場參與者的最大公約數。
關鍵詞: 困難沒有辦法多,保交樓再加把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