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份,中國土地市場熱度不高。中指研究院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全國300城土地成交規劃建筑面積9.9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8.7%;各類用地出讓金達2.1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9.5%。土地成交面積和金額降幅均較1-7月份有所收窄。
另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8月份(截至28日),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積為7938萬平方米,環比7月下降17.6%,同比降幅收窄至35.1%。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8月正值重點城市第二和第三輪集中土拍間歇期,加之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持續低溫影響,當月土地市場成交規模環比走低,平均地價也因成交結構變化而不及上月。
從重點城市集中供地情況來看,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高級分析師張曉飛透露,截至8月31日,22個重點城市中,19個城市完成第二輪集中供地。19城第二輪集中供地目前共計成交涉宅用地405宗,土地出讓收入5255億元;其中,87宗地塊溢價達到上限成交,上限成交占比21.5%,262宗地塊底價成交,占比64.7%;流拍及撤牌地塊30宗,流拍率6.9%,較首批次下降8.46個百分點。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土地成交規模環比走低的趨勢有望在9月中止。結合供應來看,在無錫、廈門發布第三輪集中供地公告后,又有北京、上海等多個一二線城市發布第三輪集中供地公告,這些城市將在9月中下旬集中土拍,屆時土地市場成交量預計將會有所回升。
張曉飛認為,今年以來集中供地規則持續寬松。如:北京取消90/70戶型限制,為市場多元需求留足空間;蘇州競價達上限后由一次書面報價改為搖號,降低企業成本。
展望后市,克而瑞預計,房地產市場熱度仍將延續低位運行,主要還是由于當前樓市銷售仍在筑底期,購房者信心不足,導致樓市回暖期限拉長,企業拿地意愿不足。若銷售端未現明顯起色,對于即將來臨的三批次集中土拍來說,底價成交或仍將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