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裝修若不拆墻的話,那么就和沒裝修似的。事實上,這句話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因為在原戶型能滿足居住需求的情況下,減少拆墻,不僅可以減少成本,也能減少拆墻時可能留下的安全隱患。
像下面這位屋主在裝修設計時,就明確拒絕了無腦拆墻,并堅持以實用主義定位新家。或許完工后的效果,并不能滿足所有人的審美,但對于屋主來說,卻也真的是越住越舒適。
平面結構圖
【資料圖】
新房位于長沙,面積130㎡,屋主一家三口。對于空間的需求,其實與大多數人都差不多,就是簡約、舒適、實用。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模糊化的需求,往往也是最容易讓人捉摸不透的。
原戶型很常見,三室兩廳兩衛的格局,整體來看都很不錯,唯獨衛生間和廚房比較狹窄。因此,在布局改造中,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為數不多的墻體結構調整處理。
平面方案圖
空間布局改造如下
1、考慮到北面的小房間使用率比較低,將墻體內退,挪出部分空間規劃出次衛干區,從而緩解衛生間內部的擁擠性。
2、利用干區隔斷擺放餐桌,讓空間動線實現洄游,并使通道面積能得到合理利用。
3、主衛墻體同樣內退,滿足臥室內嵌式衣柜的空間需求,并給主衛做開窗處理,進一步提高空間的通透性以及通風環境。
餐廳
全屋最大的亮點,就是餐廳的布局設計了。當利用北臥室的面積,規劃出一個干區之后,餐桌直接貼著隔斷擺放,不僅讓空間以餐桌為中心,實現了洄游動線,還讓原餐廳墻面,也就是進門左手邊,滿足整面墻的功能柜設計,從而緩解了廚房的空間壓力。
隔斷的背面,就是次衛的干區,整體采用U形的結構來處理,既在視覺上減少了凌亂,又讓臺盆柜實現了內嵌。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釋放了衛生間內部的空間壓力。
客廳
來到客廳,頂面做無主燈設計,除了在視覺上減少了復雜之外,分散的光源設計,也可以更好地烘托出空間的氛圍感。
而在外面有空間可以拓展的情況下,直接臨窗增加一個懸浮式地臺,立馬就為空間延伸出了一塊愜意的休閑區。無論是用來聊天,還是閱讀,都十分悠閑。
沙發墻摒棄了多余的處理,并刷上更有質感的藝術漆,既減少了空間的單調,又提升了層次與肌理感。同時,原木、綠植等自然元素的穿插,也仿佛讓空間充滿了呼吸與生機感,從而讓居住環境更加舒適。
電視墻的儲物柜采用半藏半露的結構設計,在滿足不同收納需求的同時,也再一次強化了空間的層次感。
廚房
廚房的設計比較簡練,整體以經典的黑白灰主基調,既耐看又很有立體感。雖說空間面積不大,但當餐廳擁有西廚操作區的情況下,卻也分擔了部分功能需求。
主臥室
主臥與沙發墻一樣,采用了灰色的藝術漆來處理,不僅讓空間充滿了細膩的質感,又帶來了一抹沉穩、安寧的氣息。而當主衛墻體內退之后,衣柜內嵌到了電視墻處,這樣既擴充了儲物能力,又保留下了開闊的空間體驗。
兒童房
不同于其它空間,兒童房則通過低飽和度的色彩,著重強化了空間的溫馨與舒適性。同時,部分原木材質的運用,也與外面做到了呼應。
兒童房外面的陽臺,則是以獨立的學習區來定位的,一邊增加書桌,一邊增加書架,簡約卻很實用。
客房
北臥室對于屋主來說,應該是使用率最低的一塊空間了,所以就算空間被壓縮了,影響也并不大。當然,布局這塊也比較簡單,一張床,一組衣柜,足以滿足日常的居住需求了。
整個案例看下來,雖說屋主家還是對客房和主衛的墻體,進行了拆除調整。不過這并不是無腦拆除,反而還因為這兩處的改動,讓空間更加實用了。所以同戶型的朋友,也可以來參考借鑒一下,真的是完美詮釋了什么才叫越簡單越舒適。
圖源:玖年設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