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來,從中央到地方,信貸政策逐步寬松成為新一輪房地產調整的重點,繼央行剛剛下調五年期LPR15個基點后,國常會指出允許地方“一城一策”運用信貸等政策,這釋放出重大信號,給予地方信貸政策調整更多靈活性與空間。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過去的“一城一策”,在住房信貸政策上,盡管各地首付比例和利率差異較大,但并非是地方政府所決定,而是在央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底線下,由本地金融管理部門制定。由于金融管理部門垂直管理,獨立性較強,地方政府在此的作用空間不大。
“當房地產市場快速下行,沖擊到了行業穩定時,作為逆周期最主要的政策工具,金融信貸政策就應該適度調整。”李宇嘉如是說。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自今年二季度以來,各地房地產政策上演了密集松綁潮,但多在限購、限售、購房補貼等方面進行寬松,信貸政策即便優化,更多是在公積金領域以及個別城市有所放松,商業信貸政策全國性的放開并未出現。尤其是熱點一二線城市,以“認房又認貸”為主的限貸政策仍有優化空間。
為了進一步釋放購房需求、穩定樓市,今年8月1日,央行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其中提到要穩妥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保持房地產信貸、債券等融資渠道穩定,加快探索房地產新發展模式。
此后,非熱點城市福州、連云港松綁了“認房又認貸”,南京、蘇州、無錫等熱點城市樓市也傳出優化或取消“認房又認貸”的消息,即結清貸款再購房者,首付比例最低可以降至30%。不過,在輿論壓力下,南京、蘇州“暫緩執行”政策。
如今,國常會指出允許地方“一城一策”運用信貸等政策,將給予地方更多政策調整發揮的空間,從地方實際出發,調整購房首付、利率等信貸政策,有助于激活地方樓市需求,恢復購房者信心,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不過李宇嘉指出,這種調整,并非是指各地要大幅度松綁首付、降低利率,而是真正做到信貸政策與地方政府“一城一策”的大框架是一致的、同頻共振的;與此同時,并不意味著要讓資金大規模流入地產,而是在地方對本地房地產穩定負主責的情況下,信貸政策、稅收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都應該全方位通力合作,助力地方一攬子紓困政策發布和落地實施,從而能盡快將地產從下墜的態勢中拉回來。
關鍵詞: 允許一城一策運用信貸政策,利于激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