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型改造,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幾乎每個人在裝修新家時,都會對空間結構進行一些調整,從而讓空間更加符合自己的居住需求。可如何才能改造得更加合理,就需要我們來重點考慮了。
(相關資料圖)
本期分享的這套案例,就堪稱是“改造教科書”,在原戶型結構十分不理想的情況下,僅通過兩堵墻的調整,就立馬讓空間變得更加合理、實用了。雖說改造思維有些逆常規,但也真的很巧妙,非常值得大家來參考。
平面結構圖
本案坐標無錫,面積99㎡,兩室兩廳兩衛的格局,屋主是一對小夫妻。原戶型看似很常規,實際上卻是一個存在很多缺陷的“丑戶型”。
比如廚房利用率不高;比如公衛面積十分狹窄,且動線體驗一般;再比如南陽臺面積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等等。因此,為了讓空間布局更加合理,墻體也做了一些調整。(ps:上圖綠色墻體均為改動部分)
空間布局改造如下
1、將公衛與生活陽臺之間的墻體拆掉,并向次臥室擴大。這樣一來讓衛生間實現了三分離的結構,二來也讓空間動線實現了迂回。同時,還提高了廚房的利用率。
2、南陽臺一分為三,分別納入客廳、主臥與次臥,提高室內的使用面積。
3、衣帽間墻體向餐廳擴大,讓衣帽間實現U形布局,并居中增加梳妝區。
玄關
為緩解進門后的擁擠性,對面的衛生間墻體,直接做鏤空處理,并采用磨砂長虹玻璃隔斷,不僅讓視覺更加通透了,也營造出了一種若隱若現的朦朧感。而將旁邊的餐廳臺面直接延伸過來,也自然兼具了端景臺的功能。
入戶門右邊的墻體正常保留,既為廚房起到了一定的視覺隔斷作用,又方便了全身鏡安裝。在利于屋主出入整理衣著的同時,也間接性起到了拓展空間感的作用。
餐廳
定制的大理石餐桌,搭配上高腳椅,既是一塊日常用餐區,也可以作為一個吧臺來使用。不管是用來接待,還是夫婦倆小酌兩杯,都非常愜意。而頂面極具現代感的一字型吊燈,也與餐桌形成了呼應。
當餐桌與玄關端景墻連接之后,除了讓空間更加工整了之外,也間接性起到了優化空間動線的作用,最大程度弱化了動線的局促性。而入戶左側的功能柜設計,則融合了鞋柜、餐邊柜的功能。這樣在餐廳距離廚房太遠的情況下,也提高了小電器使用的便捷性。
客廳
來到客廳,整體以低飽和度的基調為主,再搭配上曲面的造型墻,既營造出了一抹優雅的氣息,又做到了舒緩、溫柔。尤其是納入南陽臺之后,更是讓空間感通透、明亮了許多。
模塊式的沙發、原木材質的茶幾組合 ,無論是坐還是躺,都極為舒適、愜意。而沙發旁邊的一扇高級灰移門,既起到了封閉空間的作用,又有了極高的裝飾性效果。
過道
當衛生間墻體重新規劃之后,客廳與廚房之間,則形成了一個小過道,巧妙實現了洄游動線。而在衛生間做了三分離結構的情況下,沙發旁邊的這扇移門,也起到了遮擋隱私的作用。
衛生間
馬桶間與淋浴間獨立設計,除了可以提高空間使用率之外,也做到了整潔、干凈。而右邊的臺盆和家政區,則是借用次臥室的面積來改造的。
主臥室
來到主臥室,整體延續了外面的低飽和度基調,再搭配上少許的原木元素,既營造出了淡雅、舒適的氛圍感,又不失自然、質樸。而當外面的陽臺納入室內之后,以弧形的方式來處理門洞埡口,也在拓展使用面積的同時,弱化了邊界。
臥室看向衣帽間視角,在空間面積擴大的情況下,不僅實現了U形的衣柜布局,中間還滿足了梳妝功能區的設計,最大化拓展了儲物空間。同時,也讓空間以梳妝區為中心,再次實現了洄游動線。
整個案例看下來,最大的亮點,就是衛生間的兩堵墻改造了。既優化了空間動線,又提高了空間利用率。所以戶型與上面類似的朋友,也可以來參考借鑒一下,真的非常巧妙。
圖源:赫設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