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日(15日),上游新聞記者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獲悉,《重慶市體育公園建設實施方案》已發布。根據《方案》,到2025年,重慶全市新建、改擴建體育公園102個,努力形成覆蓋面廣、普惠性強、類型多樣、特色鮮明的體育公園體系,打造綠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載體,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健身場所和服務,加快推進體育強市建設。
體育公園是個啥模樣?
體育公園是以體育健身為重要元素,與自然生態融為一體,具備改善生態、美化環境、體育健身、運動休閑、娛樂休憩、防災避險等多種功能的綠色公共空間,是綠地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據了解,體育公園要與生產生活空間有機融合,不設固定頂棚、看臺,不得以建設體育場館替代體育公園,不得以體育公園的名義建設特色小鎮、變相開發房地產項目,避免體育公園場館化、房地產化、過度商業化。不鼓勵將體育綜合體命名為體育公園。
具體來看,將支持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合法合規建設體育公園。支持體育公園功能復合,支持建設森林步道、登山步道等設施,支持在不妨礙防洪安全前提下利用河灘等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
建設資金從哪里來?
據悉,體育彩票公益金將支持體育公園購置健身設施設備,對驗收合格的城市體育公園按照相關資助辦法給予一次性市級資金補助。同時,鼓勵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建設社區體育文化公園,符合條件的可納入城市體育公園支持范圍。
政府投資新建的體育公園,鼓勵委托第三方運營管理,向公眾免費或低收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