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來,廣西房地產市場持續迎來政策利好,尤其在房地產金融政策方面,涉及住房公積金貸款、住房商業貸款的利好消息在一個月內相繼釋放。對此,有專家稱,據以往經驗來看,如此頻率的政策松綁動作,或是樓市周期即將轉向的前兆。
1樓市新規出臺市場有所反應
3月22日,南國早報報道了自治區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舉行的會議,及時傳遞出“南寧二套房商貸首付比例下調至30%”等消息。
記者走訪發現,南寧樓市很快有了市場反應。五象新區一樓盤的銷售人員小雯說,她把該信息傳播后,有兩名客戶對買房有了“新想法”,其中一人還到樓盤看房并了解行情。
廣西中原地產事業二部銷售總監陳小文稱,她所在團隊代理銷售的多個樓盤到訪量都有增加。
多名樓盤項目銷售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已經從合作銀行處獲得證實,今后辦理二套房房貸,首付款將可以最低按30%的比例進行申請。據了解,能按此新規申請的樓盤合作銀行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等。
受訪者普遍認為,這一項房貸政策對當前低迷的樓市而言是重大利好,不僅有望給樓盤銷售帶來實質性提升,還能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南寧學院副教授、廣西非公有經濟發展研究會副會長覃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房貸新規將有助于增加市場活力,緩解低迷狀態,預計大部分開發商都會力推二套房;購買者按首付比例最低30%申請房貸,這將較大幅度降低購房門檻,進而讓有合理購房需求的購房者,如剛需購房者和部分改善性購房者,有一個搭車購房的機會。
2調控常態化平抑周期波動
“今年開春以來,政府部門對房地產行業的關注度有點高。”作為南寧樓市親歷者,曾在一大型房企擔當過營銷操盤手的洪先生這樣說。
據稱,在2014年南寧樓市連續9個月處于低位橫盤的狀況下,房貸政策于當年10月全面松綁,結果南寧樓市成交量在當年年底成功反彈,2015年則一路高歌,成交量再次攀上歷史新高。
記者梳理2008年以來出臺的房地產金融領域相關政策發現,房地產金融政策對樓市的影響,尤其是防止樓市“大起大落”,效果還是相當明顯的。
覃楊說,當樓市出現明顯過熱現象時,嚴控樓市的金融政策,譬如房貸首付比例提高、利率提升、額度控制等,通常會接連出現,之后政策抑制市場過熱的效力將會逐步顯現;而當樓市較長一段時間處于低迷、降溫期時,以金融政策為主要利器之一的系列政策,也將會陸續出臺。
“樓市調控是常態化的,目的是保民生、穩市場、防止系統風險。”覃楊說,以逆周期的方法,運用金融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可有效平抑或引導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波動。
3是否還要加碼有待市場反饋
在采訪中,有不少房企營銷負責人坦言,盡管此次新規力度不小,但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提振市場信心方面,對成交其實有限。在客戶名單中的那些有較大還貸壓力的購房者,又或者有多套購房需求的購房者,目前依舊在持幣觀望。
有項目營銷負責人就此表示,除了對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調的效果拭目以待外,他們對于首套房首付比例、利率優惠等更有分量的“靴子”何時落地、“三套房”何時松綁等諸多金融政策同樣非常關注,期待相關政策盡快出臺。
覃楊認為,金融調控政策的出臺注重的是長效機制和實施時機,既然最近一段時機樓市已連續有多項金融政策面世,那么是否必要加碼,還有待于既有政策的效果顯現和市場反饋。(見習記者胡寧軍記者徐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