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房企
10家房企債券發行人主動披露企業經營狀況信息
房企拿地積極性提升
房企代建業務“逆周期”成長
正榮地產出售天津一項目公司股權,美的置業接盤
資本涌入物流地產板塊
【1】2月24日晚,碧桂園、龍湖集團、新城控股、新希望地產、金地集團、中國金茂、保利發展等10家房企債券發行人在上交所主動公開披露企業經營狀況等信息。此次房企自愿披露公告的內容包括銷售情況、債券發行情況、償債能力、公司整體戰略與下一步應對安排以及其他自愿披露信息。如華發股份披露,2021年企業有息債務結構明顯優化,全面實現“三道紅線”達標轉綠;新希望地產表示“三道紅線”已連續4年保持綠檔;碧桂園表示“公司經營情況良好,財務管控穩健,融資渠道暢通且多樣化”;中國金茂披露,2021年度堅持規模與效益平衡,聚焦提質增效,實現銷售、回款穩定增長;首開股份表示,全年整體銷售去化及銷售回款好于往年,簽約金額突破1149億元,同比增長7%,回款工作切實收到良好效果等。
【2】近期,上市房企紛紛公告拿地情況,拿地積極性有所提升。濱江集團日前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2022年以來,公司通過招拍掛方式新增5個項目。其中,寧波1個,杭州4個,土地面積合計17.85萬平方米。深物業A近日公告,公司與揚州旅發置業有限公司以聯合競拍的方式,以8.35億元的成交價格公開競得揚州市平山鄉GZ342號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而近日剛落下帷幕的北京2022年首輪土拍顯示,此次成功出讓的17宗地塊中有9宗為溢價成交,更有3宗觸及價格上限,底價成交的情況也較此前有明顯的改觀。
【3】2021年,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拿地停擺、債務暴雷、大規模裁員、股價閃崩,是不少房企正在面對殘酷現實。不過,部分房地產公司的代建業務卻表現出了明顯的“逆周期”特征,房地產越是艱難,這項業務越是景氣。近日一位代建行業從業者表示,“新業務多到忙不過來了,我們不僅不裁員,還要大舉招兵買馬。”目前房企中從事代建業務的公司并不多,分拆上市的僅有兩家,其中“代建第一股”綠城管理的股價,從去年9月至今年2月的漲幅超過100%。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代建即房企由開發商轉向服務商,由甲方轉向乙方,通過給土地持有方操盤項目來賺管理費,這種轉型將是必然趨勢。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房地產市場成熟后,也出現了投資、開發、運營逐步分離的規律,未來房地產代建將會越來越受認可。
【4】近日,天眼查顯示,榮福(天津)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工商信息發生變更,美的置業接替正榮地產股東成為其全資股東。據悉,原股東榮興(天津)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榮福(天津)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的51%股權,隨后在2月22日退出,由原來的合作方美的置業的子公司接過其股份,法定代表人也從楊旭變更為王楠杰。截止目前,榮福由徐州市美的新城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持有74%股權,徐州美的置業有限公司持有18%,徐州聚輝房地產有限公司持有8%,三者均為美的置業關聯公司。
【5】物流地產在2021年交易量和需求量都有較大增幅,根據仲量聯行統計,2021年物流地產大宗交易量的增幅高達50%以上。仲量聯行認為,自疫情爆發后,物流倉儲成為最具韌性的地產板塊。我國一線城市物流地產整體投資回報率在6%~8%之間,較購物中心的4%~6%、長租公寓的2%-3%等資產更高,并在疫情影響下展現出較強韌性及抗風險能力。上海過去5年(2016~2020年)優質物流倉儲市場租金年復合增長率達5.8%,優質物流園區空置率僅9.1%。與此同時,資本也相繼涌入物流地產板塊。2021年6月21日,我國首批9只基礎設施試點REITs在滬、深兩地交易所掛牌上市,國內公募REITs正式落地。按照底層資產劃分,首批試點REITs中的中金普洛斯REIT及紅土鹽田港(000088)REIT均屬于倉儲物流類,最終認購價格分別為3.89元和2.3元。截至2022年1月18日,仲量聯行統計紅土鹽田港REIT較認購價漲幅達42.9%,普洛斯REIT較認購價漲幅達29.3%,預計2022年將繼續受到投資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