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鹽城市舉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勇當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碳路先鋒’”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鹽都區專場,展示鹽都圍繞“水韻古邑、高新鹽都”總體定位,扛起主城擔當,聚力產業創新,錨定“三年翻一番,總量超千億”目標,全力打造可觀可感的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路徑和創新成果。
鹽都是鹽城市主城區板塊之一,也是風光秀麗的“水韻之核”,全境密布4432條河道水網,大縱湖是里下河地區最大最深的湖泊,孕育出獨具魅力的里下河水鄉文化;鹽都又是活力涌動的“創新之都”,擁有全市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國家高企等9項重點科創指標位列全市第一,獲評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區;鹽都還是品質優越的“宜居之城”,先后創成全國首批產城融合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首批鄉村振興示范縣。
以產興城,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今年以來,鹽都的昱輝光能、長盈精密、源乾電子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簽約開工,新簽約、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數量均居全市前列。重大項目“拔節生長”,帶動產業發展“加碼提速”,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聚鏈成群,印制電路板、光電顯示、集成電路3條產業鏈規模全市第一,FPC柔板產能超100萬平方米、細分領域全國第一,LED封裝產能960億顆、占全國1/6。
以新提質,改革創新按下“快進鍵”。鹽都堅持將創新作為發展第一動力,落戶“中科系”“國字號”高端科創平臺17家,高新技術產值占比達73.6%、超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在科技創新的引領支撐下,鹽都發展更加“專而精、精而美”,國家高企、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首臺(套)重大裝備數量分別占全市1/5、1/4、1/3,實現國家智能工廠、國家優秀場景、國家5G工廠零突破。
以綠賦能,生態建設涵養“好氣質”。鹽都天藍水綠,6個國省考斷面全部達到III類水質標準,萬元GDP能耗全市最低,先后創成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宜居城市。良好的生態,造就了大縱湖景區、草房子樂園、龍岡桃花源等一批4A級風景區,也成就了草莓、青蟹、青蝦、白殼螺螄、白條、白藕等“鹽都好味道”。
以民為本,民生福祉書寫“新答卷”。鹽都每年將超八成財力用于民生建設,南師大鹽城實驗學校中考高分層人數占比領跑全市,市三院與上海六院、九院共建跨區域特色專科,鹽龍體育公園是蘇北首座大型生態體育公園。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47萬元,全市第2,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連續10年高于城鎮居民。
下一步,鹽都將加快建設產業創新引領區、城市經濟集聚區、綠色發展先行區、融合共享示范區,努力扛起主城擔當,為省、市發展大局多做貢獻。
該區將堅持“擴規模”和“提質效”并舉,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大行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到2026年建成千億級工業強區。聚焦柔性電子、節能電機電控、人工智能應用等產業創新方向,加快建設鹽龍湖智創谷、人工智能港等四大科創集聚區,打造長三角有影響力的區域產業創新高地。圍繞提高鹽城城市首位度,高標準建設十大服務業集聚區,加快實施萬達、吾悅、古月年華三大商圈繁榮計劃,推動金融總部、科創服務、跨境電商等生產性服務業攀高提效。高品質建設蟒蛇河生態廊道、125省道水鄉風光片區,進一步豐富都市周末游、康養度假游等特色文旅體驗。圍繞民生“七有”,加快建設緊密型縣域數字化醫共體,構建完善多層多元康養服務體系,全力爭創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努力提供更高品質、更均等化的民生服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