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雙減”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活動?
鄧州市文渠鎮中心校以“培養興趣習慣,為學生一生奠基”為目標;以“全員參與、張揚個性、培養興趣、開發潛能”為宗旨;以“四清提質量,以社團求發展”為主線,積極探索實踐課后服務模式,全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首先,在每學期初,鄧州市文渠鎮中心校組織召開社團活動啟動會議,討論制定出社團實施方案。方案中要求各校要根據學生意愿,確立社團種類。社團種類涵蓋藝體、科技、民間手工藝、歌舞、書畫、表演、賞析創作等多個領域,以滿足全鎮學生每人參加一個社團的需求。并提倡各校普遍開展科技制作、書法練習、繪畫、歌舞、寫作社團活動,為參加第二屆周大新作文競賽、張志和書法比賽、劉明海美術作品賽和李光陸音樂大賽和油菜花藝術節活動做準備。在社團的選擇上要尊重主體,實行雙向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實行學生自愿選擇與師生雙向選擇相結合的方式,自愿申報,盡可能滿足學生意愿的同時,確保專業社團的良性發展。
其次,為了激勵各校社團積極有效開展活動,文渠鎮中心校又制定了《社團活動考評細則》,以對各校社團進行更為有效的監管和服務。考評實行打分制,從活動計劃、活動進行、活動影響、活動總結四個方面對各校社團活動進行量化,旨在通過評價激勵予以正確導向,推動社團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
以文渠中心小學為例,學校積極落實“雙減”政策精神,在中心校統一領導下,成立“雙減”工作領導小組,督促全體教師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在行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真正把“雙減”政策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校探索構建了 “5+1+X”課后服務體系:“5”:每周進行5天課后服務。“1”:每天一節作業輔導,學科教師指導學生在校認真完成作業、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和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X”:每天一節豐富多彩的特色社團課程。以多元的課后服務課程,重塑育人新生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特色社團課程分為校級社團和班級社團。校級社團要求一班一特色,目的是以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以興趣、特長為基點,凸顯學校特色。班級社團則以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知天地課后服務課程為依托,涵蓋科學創新、勞動教育、藝術美育、心理健康、邏輯思維、人文素養、運動健康七大主題。
在社團指導教師的選聘上,由教師先行上報自己擅長的專業特長,再由教導處根據各位教師的報名表進行統計整理,最后學校課后服務領導小組根據教師的報名情況,結合學校辦學條件,確定社團活動的具體項目和指導老師。
本學期,文渠中心小學共開設了18個校級社團,有中國鼓、非洲鼓、籃球操、花樣跳繩、大合唱、舞蹈、兒童畫、手語操、扇子舞、乒乓球、羽毛球、五子棋、跳棋、朗誦、八段錦等。6大類班級社團,分別是折紙奧秘、智能機器人、玩轉節奏、象棋、韻律太極、趣味心理實驗。
社團活動遵循自愿的原則,學期初下發“社團活動報名表”,讓學生自愿選擇參加校級社團或班級社團。社團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報名情況,結合學生家長的意見,最后確定社團正式學生成員,登記每個學生的班級、姓名等基本情況。然后,了解每個學生的學情基礎,并根據學情基礎和社團訓練目標制定學期訓練計劃和近期活動方案。
為了使社團活動開展更加及時有效,學校社團領導小組成員還對每天的社團活動進行考評量化,考評從課前準備,課中組織,學生活動展示,滿意度調查,活動結束后清理場地等方面進行。
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開展,從家長和同學們對課后服務課程的反饋中,學校看到了家長對課后服務課程的支持和同學們對課后服務課程的喜愛。社團活動作為延時服務課程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課后延時服務內涵,提升延時服務質量,拓寬學生視野,收獲別樣精彩。
在“雙減”大背景下,孩子們的在校時間延長了,如何讓孩子學得快樂,學得高效,文渠鎮小學的老師們將不斷創新課程教學內容和模式,著力提升教學實效,為學生搭建五育并舉、多元發展的舞臺!(燕天舉 蒲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