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投資和個人投資的差別是什么?
一、投資主體不同。公司投資的結果是公司成為另一個公司的股東。法定代表人投資是自然人作為投資主體成為股東。
二、責任承擔方式不同。公司投資以公司認繳的出資額為限由公司財產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投資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
三、投資限制不同。一人有限公司可以作為投資人投資多家一人公司。而法定代表人只能投資一家一人有限公司。
四、收益主體不同。公司投資產生的收益歸公司所有。法定代表人投資產生的收益歸法定代表人所有。
五、管理主體不同。公司投資的公司,管理人員由公司股東會選舉產生。法定代表人投資的公司,由其任命產生。
為了科學地進行投資決策,一般應按哪些步驟進行?
第一,確定決策目標。決策目標是投資決策的出發點和歸宿。確定決策目標就是弄清這項決策究竟要解決什么問題。例如,在產品生產方面,有新產品的研制和開發的問題、生產效率如何提高的問題、生產設備如何充分利用的問題、生產的工藝技術如何革新的問題等;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有固定資產的新建、擴建、更新等問題。但不論如何,決策目標應具體、明確,并力求目標數量化。
第二,搜集有關信息。搜集信息就是針對決策目標,廣泛搜集盡可能多的、對決策目標有影響的各種可計量和不可計量的信息資料,作為今后決策的根據。對于搜集的各種信息,特別是預計現金流量的數據,還要善于鑒別,進行必要的加工延伸。應當指出,信息的搜集工作,往往要反復進行,貫穿于各步驟之間。
第三,提出備選方案。提出備選方案就是針對決策目標提出若干可行的方案。提出可行性的備選方案是投資決策的重要環節,是作出科學決策的基礎和保證。所謂可行,是指政策上的合理性、技術上的先進性、市場上的適用性和資金上的可能性。名個各選方案都要注意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務求使企業現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都能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
第四,通過定量分析對備選方案作出初步評價。這個步驟彭是把各個備選方案的可計量資料先分別歸類,系統排列,選擇遼當的專門方法,建立數學模型對各方案的現金流量進行計算、比較和分析,再根據經濟效益的大小對備選方案作出初步的判斷莉評價。
第五,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確定最優方案。根據上一步驟定量分析的初步評價,進一步考慮各種非計量因素的影響。例如,針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動,以及人們心理、習慣、風俗等因素的改變,進行定性分析。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合起來,統盤考慮,權衡利害得失,并根據各方案提供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低進行綜合判斷,最后篩選出最優方案。
第六,評估決策的執行和信息反饋。決策的執行是決策的目的,也是檢驗過去所作出的決策是否正確的客觀依據。當上一階段篩選出的最優方案付諸實施以后,還需對決策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評估,借以發現過去決策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再通過信息反饋,糾正偏差,以保證決策目標的最終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