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溢價是什么意思?
資本溢價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者交付的出資額大于按合同、協議所規定的出資比例計算的部分,是資本公積金的組成之一。有限責任公司在創立時,投資者認繳的出資額,都作為資本金記入“實收資本”科目,實際收到或者存入企業開戶銀行的金額超過其在該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但在以后有新的投資者加入時,為了維護原有投資者的權益,新加入的投資者的出資額,并不一定全部作為資本金記入“實收資本”科目。這是因為企業初創時,要經過籌建、開拓市場等過程,從投入資金到取得投資回報,需要較長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利潤率較低,具有一定投資風險,經過正常生產經營以后,資本利潤率要高于初創時期,同時企業也提留了一定的盈余公積金,使原有投資在質量上和數量上都發生了變化。所以新加入的投資者要付出大于原有投資者的出資額,才能取得與原有投資者相同的投資比例。投資者的出資額等于按其投資比例計算的部分,作為資本金記入“實收資本”科目;大于按其投資比例計算的部分,作為資本公積金記入“資本公積”科目。
資本溢價詳細內容介紹
《企業會計制度》中《第四章所有者權益》第八十二條規定: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資產、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等。資本公積項目主要包括:
(一)資本(或股本)溢價,是指企業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超過其在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
(二)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準備,是指企業因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三)接受現金捐贈,是指企業因接受現金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四)股權投資準備,是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捐贈等原因增加的資本公積,企業按其持股比例計算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五)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于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后,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企業應按轉入金額入賬;
(六)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因所采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
(七)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上述各項資本公積以外所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及從資本公積各準備項目轉入的金額。債權人豁免的債務也在本項目核算。
同時《企業會計制度》中《第四章所有者權益》第八十條規定:投資者以現金投入的資本,應當以實際收到或者存入企業開戶銀行的金額作為實收資本入賬。實際收到或者存入企業開戶銀行的金額超過其在該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1]。
——《企業會計制度》
資本溢價是指企業在籌集資金的過程中,投資人的投入資本超過其注冊資本的數額。該項差額是按投資人的出資額與其在新增注冊資本中應占的份額數的差異計算的。在企業創立時,出資者認繳的出資額全部記入“實收資本”科目,實際收到或者存入企業開戶銀行的金額超過其在該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在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遇到企業重組并有新的投資者加入時,相同數量的出資額,由于出資時間不同,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也不一樣。在創立時投資,不但投資風險性很大,而且資本利潤率很低,而新加入的投資者既避開了產品試生產,開辟市場的風險,又享受了企業經營過程中業已形成的留在收益。所以,為了維護原有投資者的權益,新加入的投資者要付出大于原有投資者的出資額,才能取得與原投資者相同的投資比例。其中,按投資比例計算的出資額部分,記入“實收資本”科目,大于部分應記入“資本公積”科目。
——《財務百科全書》
關鍵詞: 資本溢價是什么意思資本溢價詳細內容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