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來看看植物志上的科普。山竹樹,為小喬木,一般高度在12到20米左右,除了流出黃色乳膠的部位外,山竹果樹的樹皮呈深褐色(接近黑色)。
分枝多而密集,交互對生,小枝具明顯的縱稜條。葉片厚革質,具光澤,橢圓形或橢圓狀矩圓形,葉片長14-25厘米,寬5-10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中脈兩面隆起,側脈密集,多達4050對,在邊緣內聯結。山竹樹的葉柄比較粗壯,約2厘米長,干時具密的橫皺紋。
再來看看山竹樹的花。一般花期在九月到十月,果期在十一到十二月份。雄花2-9簇生枝條頂端,花梗短,雄蕊合生成4束,退化雌蕊圓錐形。雌花單生或成對,著生于枝條頂端,比雄花稍大,直徑4.5-5厘米,花梗長1.2厘米。子房58室,幾無花柱,柱頭5-6深裂。果成熟時紫紅色,間有黃褐色斑塊,光滑,有種子4-5,假種皮瓢狀多汁。
山竹樹在種植后必須經過七到九年才會有第一次收成,但是一般多是在十年到二十年以上才會結出成熟的果實。完全成熟的山竹果樹平均可結出500個果實,但有些山竹果樹可結出多達5,000顆的山竹果。有些果樹產果可達100年之久。
2.山竹樹如何繁殖
山竹樹的種子是單性繁殖的,為無性繁殖。主要方法有扦插法、嫁接法、壓條法、分株法。在春夏秋冬都可以進行移栽。
①扦插
剪取花卉的、莖、葉插入苗床中,使其生長為一棵完整的植株,這種方式叫扦插。用作扦插的材料,叫做插穗。
②嫁接
把一個山竹樹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株植物體上,使兩部分長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接上的芽或枝葉叫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
③壓條
山竹樹利用母株枝條壓入土內,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生根,從而得到新的植株的方法叫壓條。如貼梗海棠、夾竹桃、母株枝條多而長,壓入土中又有生根,因此,多采用壓條繁殖。壓條法操作方便,壓后不需要特殊的管理,成活率高,因此,它是木本花卉常用的一種繁殖方法。
④分株
山竹樹分株繁殖是把花卉植株的蘗芽、球莖、根莖、匍匐莖等,從母株上分割下來,另行栽植而成獨立新株的方法。分株法分為全分法和半分法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