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本位是一種以黃金為基礎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個單位的貨幣價值等于一定重量的黃金(即貨幣的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制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各自貨幣的黃金平價比率決定。金本位制在19世紀中葉開始流行。在歷史上,金本位制有三種形式: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黃金兌換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狹義的金本位制是指這種貨幣制度。
2、黃金是用來指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的。每種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根據所含黃金的重量進行一定的價格比較。金幣可以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以根據標準幣的含金量將金塊贈送給國家鑄幣局。 金幣是無限制法定賠償的貨幣,有無限支付手段的權利。 各國的貨幣儲備為黃金,黃金也用于國際結算。黃金可以自由進出口。黃金可以在國與國之間自由流動,保證了外匯市場的相對穩定和國際金融市場的統一。
金本位制度實際上有三種形式,所以并不能直接說金本位制度優點和缺點,而是要根據三種形式來逐一的分析:
第一、 只有金幣在市面流通的純粹金本位制度,這個制度的黃金本身的制度最高點,當然這個制度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大致如下:
1、優點在于貨幣的貶值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金幣本身的價值,限定貨物的流通,也就是說金幣本身的擁有量,是貨物之間交流的唯一方式。
2、只有金幣在市面流通的純粹金本位制度限制商品之間的流動,使貿易無法大幅度的展開,這樣會使商業上的很多機會失去。
3、限制其他國家的發展,而壟斷黃金的國家則發展速度加劇,這樣會出現貿易的嚴重不平衡,制約世界經濟的發展。
第二、金幣與可兌換的銀行券和其他貨幣同時流通的混合金本位制度,是一種調節金本位制度的一個改良的金本位制度,優缺點實際也很明顯:
1、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黃金壟斷國家的經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調動資金的周轉,提高了商品貿易的流動性,加強了商品貿易的互通。
2、由于限制的兌換十分明顯,對于黃金儲備低的國家來說,依舊無法擺脫經濟赤字時候的貿易困境,同時嚴重的阻礙黃金儲備低國家的商品需求,經濟在很大范圍內受到限制。
3、銀行和金融機構的交易在相對的環境下增加,但是金融和經濟依舊脫離十分嚴重,對于銀行來說風險在兌換中加劇,一旦出現通貨膨脹,銀行就會出現危機。
第三、流通中的貨幣全部是可兌換的銀行券,而完全沒有金幣流通的金本位制度,這是又一次的改良,這次的改良實際的效果如下:
1、繼續加大黃金儲備國的經濟支出負擔,對于商品需求也在不斷的擴大,這樣貿易的不均衡,在貨幣流通之下更加的明顯。
2、銀行在兌換之中,貿易獲得實際的利潤,而且國與國之間都需要以美元為交易貨幣,增加美元的壟斷性,同時局限其他國家的貨幣兌換,這樣美國的經濟風險也在加劇。
通過上的優劣分析,大家不難看出,金本位制度尤其一定的好處,特別是在二戰結束以后,對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由于經濟和金融,需要自由的空間,這樣的金本位制度就會失去市場,所以金本位制度是歷史上成功的制度,但是隨著歷史新的一頁翻開,金本位制度自自然而然的出現缺點,那么淘汰也是必然的事情。
關鍵詞: 什么是金本位 國際結算 貨幣制度 黃金兌換 金本位制的優點與缺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