蟶子湯的做法
人們常常會拿蟶子炒來吃,因為這樣味道會更美味,但是蟶子除了可以炒外,其還可以煮成湯,湯也不賴,不僅能保持住海鮮的鮮甜,還能保持住蟶子豐富的營養。下面來看看蟶子湯的兩種做法:
做法一、蘿卜蟶子湯
材料:蟶子500克,蘿卜150克,料酒10克,鹽4克,味精2克,大蔥10克,姜5克,白皮大蒜5克,胡椒粉2克,豬油15克
做法:
1、將蟶子洗凈,放入淡鹽水中泡約2小時,下入沸水鍋中略燙一下,撈出,取出蟶子肉;
2、把蘿卜削去外皮,切成細絲,下入沸水鍋中略燙去苦澀味,撈出,瀝凈水分。蔥洗凈切段。生姜洗凈切片。蒜瓣切碎花;
3、凈鍋置火上,放入熟豬油燒熱,下入蔥段、姜片煸鍋,倒入鮮湯,加入料酒、精鹽燒沸,放入蟶子肉、蘿卜絲、味精再燒沸,揀去蔥、姜,盛入湯碗內,撒上蒜花、胡椒粉即成。
做法二、家庭蟶子湯
材料:鮮活的蟶子,生姜,橄欖油,鹽,黃酒(或料酒),大蒜,蔥花
做法:
1、鮮活的蟶子,倒進盆里;幾個小時后,換一盆濃鹽水,幫助蟶子把肚子里的泥沙吐干凈;
2、取塊姜切片,丟進開水里面沸騰一會(可以放一片大蒜,也可以不放),把沖洗過的蟶子倒進鍋,等水再次燒開幾分鐘,開蓋,貝殼全部打開即可;;
3、這時候關火,下鹽調味,味道合適了就可以盛出來了,加幾滴明油(即尾油,可以是橄欖油等)、幾滴黃酒(或料酒)。最后,可以放一點蔥花。
蟶子(學名: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別名為縊蟶,竹蟶科竹蟶屬軟體動物。
蟶子貝殼為長方形而兩端純圓,長約4-8.5厘米,殼頂靠近前方,生長線顯著,兩片貝殼相等,殼面為黃綠色,常有磨損破落而呈白色。蟶子的兩個水管很發達,它完全靠著這兩個水管與灘面上的海水保持聯系,從入水管吸進食物和新鮮海水,從排水管排出廢物和污水。蟶子在軟泥灘上挖穴生活,潛伏的深度隨季節而不同,夏季溫暖,潛伏較淺;冬季寒冷,潛伏較深。其棲息于河口附近和有少量淡水注入的淺海內灣的軟泥沙中,廣布于中國南北沿海,日本也有分布。
蟶子的肉很好吃,并且價格也很便宜,在中國沿海,尤其是浙江和福建兩省,都用人工方法養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