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是由什么組成的?
顯微鏡是由主機架、物鏡、目鏡、鏡筒、載物臺五大部分組成。
主機架用于支持整臺顯微鏡及維持平穩,是整個顯微鏡的主體。物鏡是決定顯微鏡的分辨率和成像清晰程度的主要部件。目鏡是用來觀察前方光學系統所成圖像的目視光學器件。鏡筒是安裝在鏡臂上方的圓筒狀結構,上連目鏡,下連物鏡轉換器。載物臺是鏡筒下方的平臺,中央有一圓形的通光孔,用于放置載玻片。顯微鏡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它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面前。
光學顯微鏡的基本構造是什么?
鏡座
位于顯微鏡底部,呈馬蹄形,它支持全鏡。
鏡臂
位于鏡筒后面,為弓形,起支持鏡筒和搬移顯微鏡時握持部位。有固定和活動式兩種,鏡臂可改 變角度。
鏡柱
是在鏡座后方中部直立向上的部分,支持鏡臂及以上部分。
轉換器
位于鏡筒下方,為兩個金屬碟合成的一個轉盤,有3~4個圓孔,可裝配不同放大率的物鏡,可使 每個物鏡通過鏡筒與目鏡構成一個放大系統。
載物臺
也叫工作臺或鏡臺,方形或圓形,為放置標本之用。載物臺上有兩個金屬壓夾,用作固定玻片標 本。有的載物臺上裝有玻片移動器,可固定和移動標本之用。載物臺中央有一通光孔,反射鏡反射上 來的光線,通過通光孔而透到標本上。
調焦裝置
為了得到清晰的圖像,必須調節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鏡的焦點對準標本,這一操作叫調 焦。在顯微鏡的鏡臂上裝有大小螺旋各一對。大的叫粗動調焦螺旋每 旋轉一周可使鏡筒升降20毫米; 小的微動調焦螺旋,每旋轉一周可使鏡筒升降0.1毫米或更小。由于顯微鏡型號的不同,調焦有不同方 式。較新型的顯微鏡,借助調焦螺旋,使載物臺升降進行調焦。
物鏡
安裝在鏡筒下端的物鏡轉換器下方,因為它靠近被視物體,故又稱接物鏡。物鏡是決定顯微鏡性 能如分辨力的最重要的構件。物鏡的作用是將標本第一次放大成倒像。一臺顯微鏡備有數個物鏡,每 個物鏡由數片不同球面半徑的透鏡組成。物鏡下端的透鏡口徑越小,鏡筒越長,其放大倍數越高;否則 反之。物鏡有低倍物鏡和高倍物鏡,其放大倍數一般刻在物鏡的鏡筒上,例如4×、8×、10×、40×、 45×、65×、90×、100×,分別表示4倍、8倍、10倍……。其中40-65倍叫高倍物鏡,90或100倍的 稱為油浸物鏡(使用時需在標本和物鏡之間加入折射率大于1,而與玻璃折射率相近的液體,如香柏油 作為介質)。
目鏡
安裝在鏡筒上端,因為它靠近觀察者的眼睛,又稱接目鏡。目鏡的作用是將由物鏡放大的實像進 一步放大成一個起立的虛像,其作用相當于一個放大鏡。但它并不增 加顯微鏡的分辨力。目鏡的鏡筒 內可安裝一段頭發,在視野內則為一黑線,叫做“指針”,可以指示所觀察的部位。根據需要,目鏡 內也可安裝測微尺,用以測量所觀察物體的大小。一般顯微鏡備有幾個放大倍數不同的目鏡,其放大 倍數刻在目鏡邊框上,如5×、10×、15×等。(顯微鏡的總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
聚光鏡
安裝在載物臺下方支架上,主要由聚光鏡和可變光闌組成。聚光鏡作用是會聚由反射鏡反射來的 光線,增加標本的照明。可變光闌位于聚光鏡下方,又稱光圈,由十 余片金屬薄片組成,中心部分形 成圓孔。推動楞變光闌把手,可調節圓孔大小,以調節光線的強弱。升降聚光器,也可調節照明強 度。在可變光闌下面,還有一個圓 形的濾光片架,可根據鏡檢需要放置濾光片。
反射鏡
又叫反光鏡。安裝在聚光器或轉盤下方,其作用是把光源投射來的光向上反射到聚光器直到標本 等。它楞以朝任意方向旋轉以對準光源。反射鏡通常一面是平面鏡,另一面是凹面鏡。沒有聚光器的 顯微鏡,使用低物鏡時用平面鏡,使用高倍物鏡時則用凹面鏡,因凹面鏡也會有聚光作用。有聚光器 的顯微鏡,一般用平面鏡,如果室內光線弱時,則可使用凹面鏡。
關鍵詞: 顯微鏡組成 顯微鏡是由什么組成的 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的基本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