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的危害是什么?
食品在生產、加工等過程都可能會造成污染,食品一旦被污染就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現在:(1)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畸、致癌、致突變的“三致”病變。(2)造成急性食品中毒。(3)引起機體的慢性危害。(4)甲醛可誘發鼻癌、血癌(白血病)(5)揮發性有機物,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胎兒畸形。
如何預防食品化學性污染?
食品污染是危害人們健康的大問題。防止食品的污染,除了個人要注意飲食衛生外,還需要全社會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
1、合理科學使用農藥,對農藥施用時期、配置和施用方法等都必須嚴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規定》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還要嚴格遵守獸藥使用準則,科學安全用藥,要針對畜禽疫病發生的種類和情況,合理用藥。
2、蔬菜要摘凈殘葉,去除爛根,清洗干凈,水果和生食的蔬菜應徹底清洗干凈,有的還應消毒。蔬菜的污染主要在采摘前的生長期,應嚴格遵守有關農藥安全使用的規定,嚴格執行農藥使用的殘留量標準。
3、改變不良烹調方式和飲食習慣,盡量不要采用油煎、油炸、烘烤或熏制的烹調方法,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還要注重食品包裝袋的衛生,禁用聚苯乙烯用作快餐飯盒,避免造成白色污染,要用聚碳酸酯塑料制作的食品包裝、模具、奶瓶等。
4、國家要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強化食品生產加工業的整頓,加強小企業監管,全面實施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嚴格生產許可,加快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向縱深發展,并突出重點,加大食品監督抽查力度
5、要進一步加強食品添加劑生產和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深化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遏制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行為。
6、發展高效、低殘留農藥,制訂各類食品中有毒金屬元素的最高允許鞭策量標準,加強食品衛生質量檢測和監督工作,限制食品加工工具、管道、包裝、容器、食品添加劑中的鉛含量及各種原料的砷含量;制定與完善食品中鉛、汞、鎘、砷等有毒金屬的食品衛生標準;嚴格農藥、砷化物等保管制度;嚴格控制工業三廢的排放標準,防止水土遭到污染;要特別注意保護水資源,防止生活用水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