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倉后成本反而越來越高,主要是因為投資者是在持倉成本的上方進行補倉,這樣不但不會降低投資成本,反而會使得成本越來越高。補倉需要在持倉成本下方進行,這樣才可以通過補倉的方式來降低持倉成本。投資者補倉成本計算公式是:補倉后的成本=(第一次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格+補倉數量*補倉價格)/總持倉數量,補倉數量和補倉價格越高,那么持倉成本也會更高。
補倉指的是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某個證券之后,又買入了一批同一種證券,補倉主要就是因為股票價格下跌后被套,為了分攤投資成本而進行增加買入的行為。股票補倉并不是價格下跌后就買入,也并不是說每天都買入,補倉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并不是任何時候補倉都是有效補倉,無效補倉只會增加投資成本。
股票被套時,做T也是比較常見的解套方式,股票做T時也會涉及到成本問題,股票做T成本=(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的手續費-平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余股票的數量。因此,如果投資者在高位置買入股票而在低位賣出時,這種做T不但不會降低投資成本,反而會增加投資成本;只有投資者在低位買入股票高位賣出股票的做T,這種方式才會降低投資成本。
補倉后成本價計算方法是什么?
一般來說,在股價下跌后買入叫做補倉,因此股價下跌表示投資者此時賬戶的成本價高于股票現價,因此下跌后買入的成本就比此前買入的成本低,因此補倉后成本會降低。補倉后的成本價=(首次買入的總成本+補倉的總成本)÷持有的股票總量。
比如說:投資者在10元的時候買了1千股股票,假設股票價格下跌到8元的時候補倉1000股,那么此時的成本就為(10+8)÷2=9元,其中這9元沒有計入手續費。因此補倉后的成本價投資者不需要自己去計算,當投資者補倉買入后,系統會自動將成本價統計出來,并且成本價剔除了手續費。
此外,投資者還要注意區分加倉和補倉的區別,如果加倉的成本價在首次購買股票的成本之上,那么加倉后成本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