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的時間是多久?
“一炷香”的時間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一炷香”是30分鐘;第二種認為“一炷香”等于一小時;第三種認為“一炷香”只有5分鐘。每柱香的燃燒時間大致相同,這主要取決于制香時的用量,才能確保每柱香的燃燒時間都能大致相同。香燃燒的程度還受風力、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時間計算上會有所影響。
一炷香的時間這個概念起緣于僧人打坐,那個時候寺廟里沒有鐘表,所以僧人們就燒香計時,他們每天要打坐修行,一天要打夠11炷香才行,中間休息約20分鐘。那時的香皆為手工制作,且有標準,一炷香燃盡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晚間打更的更夫也用香來確定時間,所以也叫“更香”。
曾經的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時辰(2小時)有八刻,一刻(15分)。古時把一天做一百刻即14.4分一刻,曰15分一刻,一盞茶(10分鐘)有兩炷香,所以一炷香就是5分鐘。一分(60秒)有六彈指,一彈指(10秒)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古時人們通過日晷計時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有四刻鐘,這是官方的計時方法。但在民間,人們在生活中對時間的要求并不需要很精確,便產生了一些模糊的時間計量詞,比如彈指間、一炷香的功夫、一盞茶的時間、一頓飯的時間等。
正常一炷香能燒多久?
一個小時。
一炷香的時間這個概念起源于僧人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方法,那時的香皆為手工制作,且有標準,一柱香燃盡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晚間打更的更夫也用香來確定時間,所以也叫“更香”。
實際上由于環境、風力、香的長短、香料干濕等諸多因素,一炷香的燃燒時間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約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