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好”“太便宜啦”“這個棗糕很好吃”……前不久,深圳2022年農民豐收節直播帶貨系列活動的各直播間,觀眾的熱情很快就將聊天界面框刷屏,主播們與消費者熱烈地互動。這樣熱鬧的直播場景,已成深圳消費幫扶直播帶貨活動的常態。
今年以來,深圳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聯合深圳對口地區,充分發揮電商平臺優勢,在春節、元宵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等重要節點,開展多場消費幫扶直播帶貨活動,助力鄉村振興。據不完全統計,系列直播帶貨活動累計吸引超200萬人次觀看,帶動線上線下實現成交金額近2000萬元。
賣農產品也是專業活
一群憨態可掬的獅頭鵝,擺出遲鈍的步伐在岸上漫步,“嘎嘎嘎”的叫聲此起彼伏。日前,本來生活網深圳主播團隊前往深圳對口幫扶地區汕頭澄海區隆都鎮,在當地獅頭鵝養殖基地看到這樣一幅景象。該主播團隊通過在基地學習獅頭鵝的品種、特質、烹飪竅門等,對產品的養殖過程、品質特點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深圳主播團隊今年成立,我們會優選有產地經驗及產品知識儲備的主播,為觀眾分享產品特別地道的食用方法及當地習俗,幫助觀眾獲取更多有用的知識。”在本來生活網深一營銷區總經理王獻松看來,成為一名農產品主播,需要對當地習俗文化的熱愛,對各種農產品了然于心。“賣農產品也是專業活。”他感嘆。
隨著“電商+”等新消費模式的興起,直播帶貨正成為深圳消費幫扶的重要方式,越來越多的力量加入進來。記者注意到,深圳今年舉辦的多場消費直播帶貨活動,采取“1個主會場+各區分會場+N個直播點位連線”的方式進行,帶貨主播不僅有“帶貨達人”“網紅主播”,還有深圳幫扶干部,以及農戶、商家負責人等“素人主播”。他們共同為深圳消費幫扶產品“打call”,推動對口幫扶地區直播電商業態發展及網紅農產品打造,探索出特色農業與電商業態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對于直播帶貨,深圳派駐汕尾市陸河縣上護鎮幫扶工作隊的黨支部副書記張婷婷深有體會。時常走訪田間的她,會邀請農戶在果園、加工廠里做直播,一起介紹農產品的生產環境。在她看來,只有提前對生長生產環境、營養成分進行熟悉,才能獲得消費者信任,讓人們更加放心下單。
“今年9月,龍飛米業在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銷售助農產品護南香米3萬多斤,創造收益20余萬元。洋嶺村火龍果也在工作隊幫助下走進直播平臺,深得消費者喜歡,短短兩個月賣出1萬多斤……”談及今年通過直播給鄉親們帶來的好處,張婷婷開心地說。
多舉措支持直播帶貨
“打造一個農產品品牌非常不容易,這中間的環節非常多,都是由產量足、運輸環節流暢、品質穩定等因素疊加而成就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強大的力量和各方資源的支持。”喀什直播間主播黃朝梅說,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在直播中給予一定經費和宣推支持,有效提升了直播間的粉絲量。”談及直播間流量狀況,黃朝梅說,現在關注的人越來越多,銷量穩定增長。
記者了解到,深圳開展消費幫扶直播帶貨活動之初,很多直播間遇到流量低等問題。在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各前方指揮部、海吉星消費幫扶中心等多方參與支持下,有意識引導培育直播帶貨,開展網絡“紅人、紅品、紅城”評選推介等活動,大力挖掘直播帶貨“達人”、消費幫扶“網紅”產品和地區,同時發揮“圳幫扶”線上商城作為市級核心平臺的“頭雁”效應,組建消費幫扶直播互助社,助力越來越多的直播間掌握直播帶貨“秘訣”,呈現出參與團隊多、動員能力強、帶貨效果好等良好發展態勢。
“在深圳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的指導統籌下,海吉星消費幫扶中心發起組建了深圳市消費幫扶直播互助社,推動消費幫扶直播運營專業化發展,培育新時代鄉村直播團隊。”深圳海吉星消費幫扶中心負責人表示,直播互相社發動深圳對口幫扶地區前方干部、農戶、生產經營商以及深圳企業、商協會代表等擔任主播,開展各類直播活動。目前成員達109家,共同探索“直播+”助農幫扶的新路徑。(記者 吳亞男見習記者 羅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