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不僅讓企業貨通全球,更讓老百姓動動手指便可獲取全球優質商品。隨著跨境電商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生產型企業加入這一賽道。僅近兩年,我市線上轉型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為更好地觸及消費者,跨境電商行業陸續出現以“直播+電商”“線上下單+線下展示”模式為代表的創新銷售方式,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新體驗。
伴隨跨境電商的興起,全球消費者如同進入了一座“超級購物城”,購物城的電子貨架上擺放著來自天津生產的樂器、自行車、戶外裝備等產品,越來越多的“天津制造”順勢出海。另一邊,海外優質的化妝品、母嬰用品、營養保健品等源源不斷地進入國內千家萬戶,滿足人們消費升級的需求。這些因素持續推動天津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據市商務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45.5億元,同比增長134.68%,其中B2B出口96.75億元,同比增長7倍。今年1—7月,我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73.3億元。在疫情反復擾動下,我市跨境電商行業頂住壓力,以產業園區為載體,加速發展直播電商、跨境體驗店等創新模式,給人們帶來更多“買全球”“賣全球”的新體驗,也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傳統企業線上“賣全球”
做玻璃器皿生意的老郭曾有兩件發愁的事兒。一是,公司的玻璃器皿出口生意大不如前,以前每年有6000萬元的銷售收入,但去年驟降至3000多萬元;二是,自己以前只管生產,不懂運營,對跨境電商完全是“一頭霧水”。“以前我們接了不少代工訂單,現在我們想通過跨境電商做自己的品牌。”他說。
前不久,老郭找到了天津市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園區(濱海高新區)暨天津開放大學跨境電商產業園(以下簡稱“高新區園區”)的運營團隊,請他們前期協助自己開展跨境電商業務。“跨境電商的產業鏈條長、中間環節多,涉及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物流、支付、海外倉等很多環節,我們很難獨立完成全鏈條業務。”老郭說,通過高新區園區的專業服務,公司最近每個月的銷售收入接近10萬元,雖說業務量不算大,但至少已經起步了。如今,老郭的兩件愁事正在解決,公司最近還在討論加大流量推廣,多渠道引流把銷量做大,讓產品觸及更多的全球客戶。
在天津,像老郭這樣轉向跨境電商的生產型企業還有很多。據了解,近兩年,我市線上轉型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基本覆蓋建材、自行車、地毯、五金工具等外貿優勢行業。和老郭一樣,很多企業對跨境電商的業務知識、技能培訓需求旺盛。在這種背景下,集行業培訓、就業見習、企業孵化、共享辦公、產業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跨境電商示范園區應運而生。
8月19日,在高新區園區的辦公室內,10多名工作人員緊盯著電腦屏幕,使用英語、德語、法語等在不同平臺切換,鍵盤聲“吧嗒吧嗒”響。網絡那端,連接著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意大利等諸多國家的相關客商。
“我們園區已有64家企業入駐,其中京津冀企業占比70%,開園以來跨境電商交易額累計達到7.4億元。目前銷量靠前的主要是家具、家居、戶外健身、寵物用品。”高新區園區總經理孫博文告訴記者,來園區發展的既有年輕的創業大學生,也有來自生產型或貿易型企業的中年人,他們來這里學習運營、推廣等綜合技能。
“從貨物代理到跨境電商,跨度很大。比如賣哪種產品、哪類顏色和規格更符合市場需求等決策不能拍腦門決定,需要用數字化手段來預判。”曾做國際貨物代理業務的跨境電商蘇先生坦言,高新區園區用大數據手段協助公司開展智能化選品,最終定位在寵物用品上。這幾天,公司最新發運了2個標準集裝箱、總貨值20多萬元的寵物用品到美國海外倉等待銷售。據業內人士透露,“海外訂單的利潤率比較可觀,很多產品達到20%沒問題,部分細分賽道產品能到40%。”
直播電商異軍突起
打開手機直播軟件,撕開美妝產品包裝,直播間的陽陽話不多,只有指尖敲擊爽膚水玻璃瓶、粉霜罐體外殼發出的陣陣清脆聲。這是一場沉浸式化妝直播,陽陽使用的化妝品有不少來自天津市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園(經開區)(以下簡稱“經開區園區”)的自貿環球購海外旗艦店。
“有了主播達人的直播助力,經開區園區內的自貿環球購海外旗艦店實際運營短短5個月,直播帶貨銷量就名列抖音跨境電商年度第6位,是北方地區唯一入榜前10的海外旗艦店。”于家堡環球購跨境貿易綜合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益海對記者說,天津抖音直播生態產業園和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園區(經開區)已逐漸實現雙園聯動,為區內企業提供全方位數字化直播服務。
跨境電商引進的海外商品如何更快到達消費者身邊?這其中少不了直播電商的助力。通過重構“人”“貨”“場”關系,直播經濟異軍突起。據天津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周勍介紹,今年上半年,區內各直播機構合作網絡達人約4.6萬人,線上合作商戶380余家,半年營收達6.3億元。
乘著直播電商的東風,天津本土品牌正加速出海。目前,在天津經開區已有郁美凈、正興德、利達糧油、津農精品、蘆花海鹽等多家天津知名品牌企業與天津抖音直播生態產業園達成業務合作。借助直播電商,郁美凈連續7個月抖音電商母嬰賽道排名第一,月均線上銷售額150萬元;利達糧油則通過直播,將7個產品推上了抖音爆款榜單。
新模式帶來新體驗
跨境電商不僅讓企業貨通全球,更讓老百姓動動手指便可觸及全球優質商品,以“線上下單+線下展示”模式為代表的創新銷售方式不斷涌現,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新體驗。
再過幾天,位于濱海新區愛琴海購物中心的跨貿通跨境電商O2O(線上線下結合)體驗中心將正式開業。新店鋪上架的商品有200多種,既有一般貿易進口的酒水、食品,也有美妝、保健品、母嬰產品等跨境電商熱門品類。“體驗中心目前在試運營中,很多京津冀的消費者慕名而來,顧客可以現場選貨同時線上下單,現場最快1小時就可以拿到商品。”中新天津生態城跨貿通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思拓說,“我們每天上午、下午各有兩次發貨時間,客戶可以在商場逛街結束后在店里自提商品,比較方便。”
近年來,跨境電商保稅展示體驗店逐漸成為外貿新業態發展的一種創新模式。在天津港保稅區、東疆綜合保稅區等區域的跨境電商保稅展示體驗店中,消費者均可體驗到“前店后倉”新模式下“買全球”的便利。
記者注意到,在天津跨境電商產業中,天津港保稅區一直處于龍頭領軍地位。以跨境電商進口為例,去年全年,保稅區跨境電商進口總單量和交易額均占到了我市總量的八成以上。今年1—6月,保稅區跨境電商進口總單量達1110.93萬單,同比增長3.08%;總交易額達17.97億元,同比增長2.86%。“目前,保稅區跨境電商進口主要運作模式為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區域集中在空、海港兩個區域,空港區域以天貓國際、唯品會為主,海港區域以京東全球購為主。這些國內電商巨頭均在保稅區配置有北方、華北區域的物流進口分撥保稅倉儲中心。”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
總體上看,自2015年以來,我市先后獲批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首批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陸續集成了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而跨境電商行業也正從鋪貨、低價模式向精品、品牌化方向發展升級。
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圍繞推進中國天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不斷在制度創新、產業發展、生態建設、創新創業等方面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以產業園區為載體,建強跨境電商產業生態,深入實施“產業帶扶持計劃”,將天津優勢產業資源與跨境電商平臺、賣家以及園區優質服務資源對接,幫助產業帶企業抱團出海。同時,在進口方面,繼續鼓勵業態模式創新,在中心城區、主要消費街區和景區景點開設更多跨境體驗店,形成一批跨境電商直播基地,全力打造北方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高地。(本報記者 袁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