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新裝備保障三峽升船機如期復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坐船打卡“國之重器”成為熱門旅游項目,“兩壩一峽”、長江夜游持續火爆。數據顯示,國慶期間,三峽升船機通過旅客2.4萬人次,同比增長31.0%;葛洲壩三號船閘通過旅客6.7萬人次,同比增長11.1%……三峽樞紐河段客流高位運行的背后,離不開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以下簡稱“三峽局”)技術團隊運用新裝備,助力三峽升船機在國慶前夕安全檢修、如期復航。
提升檢修效率
“這次停航檢修,閘首橋機鋼絲繩潤滑裝置改造是一大亮點。”三峽局升船機管理處設備技術辦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布置在三峽升船機上下閘首航槽頂部的3臺橋式啟閉機,是保障升船機通航運行、設備檢修、防洪度汛的關鍵設備,其起升機構鋼絲繩是橋機運行的關鍵構件,定期潤滑維保十分重要。
在以往的鋼絲繩潤滑維保實踐中,人工操作存在涂抹潤滑效果不佳、用油量無法精準控制、需定制非標潤滑設備等問題。
為確保橋機鋼絲繩精準可靠、綠色低碳潤滑,升船機管理處技術人員自主設計并研發一套橋機鋼絲繩潤滑裝置。新裝置包括支架、油量控制機構、出油槽、涂油輪組和限位及導向機構,具有操作簡單、結構穩定、作業空間需求小的特點。
經過不斷優化和完善,2023年12月,該項成果試驗性用于三峽升船機上閘首500噸橋機鋼絲繩潤滑作業,在有效提升鋼絲繩潤滑效率的同時可避免油液滴落,達到了預期效果。
在此次計劃性停航檢修期間,升船機管理處用該裝置對其余兩臺橋機鋼絲繩潤滑裝置進行了更新并完成安裝調試,創新成果正式應用。
節省檢修時間
“啟泵!”“電磁閥給電!”三峽升船機2號塔柱189米高程的機房內,停航檢修液壓負責人發出指令,技術員李明在一套嶄新的試驗平臺程控界面上操作,對下廂頭液壓系統拆除的溢流閥進行調整。
只見一人反復旋轉閥件手柄,一人配合觀察參數、分析曲線變化,短短2分鐘,檢測數值達到設定值,順利完成參數整定、性能測試等系列工作。
“好用!”液壓負責人對著這個“新家伙”嘖嘖稱奇。該試驗臺的設計者李明介紹:“設備初次亮相便在升船機檢修現場大展身手。”
新裝備的研發源于現實需求。以往,三峽升船機液壓器件的維護和參數整定在復雜的系統上開展,所耗時間較長,影響通航效率。
為破解這一難題,三峽局升船機管理處充分考慮液壓故障診斷處理、系統維護工藝、器件快速整定、集合底層運維等方面需求,研制出了多功能液壓試驗平臺,并于2023年7月完成安裝與調試。
“從元器件到軟件開發,三峽升船機的多功能液壓試驗臺全部采用國產化產品,實現了自主可控。”李明告訴記者,在本次停航檢修中,多功能液壓試驗臺積極發揮快速整定測試作用,對多種液壓元器件進行了參數整定與關鍵性能校核,幾分鐘內精確完成,節省時間半個月以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