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8月30日電 國新辦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和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有關情況。
李春臨介紹,《意見》全文共10條、約2300字,言簡意賅但內容豐富,圍繞“構建開放透明、規范有序、平等競爭、權責清晰、監管有力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從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科學確定市場準入規則、合理設定市場禁入和許可準入事項、明確市場準入管理措施調整程序、加強內外資準入政策協同聯動、有序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環境、加大放寬市場準入試點力度,以及抓好市場準入制度落實、強化組織實施等方面作了最新部署。主要內容有以下四個方面亮點:
一是堅持完善清單管理,厘清政府作用邊界。完善市場準入制度,負面清單制度建設是重要抓手,在準入環節就要明確政府發揮作用的職責邊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推動加快從前置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意見》從準入規則確定、準入事項設定、準入措施調整程序等層面強化了對“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的支撐,切實維護清單的統一性、規范性和嚴肅性,推動市場準入管理更加規范,更好保障經營主體依法平等進入市場。
二是堅持放寬準入限制,激發市場潛力活力。市場準入是經濟活動的第一道門檻,要推動市場準入限制不斷放寬,推動各類資源要素順暢流動,積極營造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要實施寬進嚴管,放開充分競爭領域準入,大幅減少對經營主體的準入限制。要有序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對不涉及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可以依靠市場充分競爭提升供給質量的服務業行業領域逐步取消準入限制。
三是堅持優化準入環境,提升市場準入效率。市場準入是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條件,要前瞻性部署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體系,更好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意見》首次聚焦深海、航天、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等10個新興領域,從原則路徑、平臺支撐、成果應用轉化、全球科研協同等層面,一體打通束縛產業體系深度轉型升級的堵點卡點,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不斷提高準入效率。
四是堅持擴大準入試點,破除隱性準入壁壘。要發揮改革試點作用,用好特別措施政策工具,著力打破部分行業、領域準入壁壘。《意見》提出要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重點領域和重大生產力布局,以法規政策、技術標準、檢測認證、數據體系為抓手,著力破除各類準入障礙,更好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應用。要選擇重點地區開展準入試點,分批制定和推出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意見》貫徹落實,加強統籌協調,持續完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更大力度優化市場準入環境,進一步提振發展預期,加快形成“標準引領準入、清單規范準入、場景促進準入、試點放寬準入、監管保障準入”的新格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