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國際油價大起大落之際,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即將迎來“六連漲”后的首度下調。10月10日24時,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開啟。澎湃新聞綜合多家市場機構觀點,成品油價將迎來小幅下調。
卓創資訊數據監測模型顯示,截至10月9日收盤,參考原油的變化率為-1.96%,預計汽、柴油下調幅度分別在85元/噸及80元/噸,折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及0號柴油均下調0.07元。下調兌現后,私家車單次加滿一箱50L的油后將少花3.5元,物流行業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重型卡車為例,在下次調價窗口開啟前,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減少逾124元。
據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孟鵬測算,本輪成品油零售價格下調后,國內92號汽油主流價格仍在8-8.3元/升,“與去年同期相比汽油零售限價均跌0.03元/升左右,居民的日常通勤以及出行成本相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按照50L的普通家用轎車油箱容量測算,加滿一箱油比去年同期少花1.5元。”
經澎湃新聞梳理,截至目前,2023年成品油調價已經歷“十漲六跌三擱淺”。6月28日以來,成品油零售限價連續出現五輪上調,加上9月6日的調價擱淺不作調整和9月20日的再度上調,油價呈現六次連漲格局。
金聯創成品油高級分析師王延婷回顧稱,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價格整體呈現漲后回跌的趨勢,且下跌幅度較為明顯。
具體來看,先是俄羅斯頒布燃料出口禁令,暫時禁止向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和吉爾吉斯斯坦之外的所有國家出口汽油和柴油。另外,美國多家市場機構均對原油市場做出供不應求的預期,在沙特與俄羅斯延長自愿減產后,四季度原油市場供不應求的擔憂持續對油價起到支撐作用,國際油價震蕩上行。但在國內十一假期期間,美國兩黨在預算問題上的分歧令美國政府“關門”的可能加大,市場對經濟前景擔憂情緒升溫,宏觀經濟逆風引發的投資者對需求前景的擔憂蓋過了資源收緊對油價的托底作用,國際油價大幅回落。
“盡管計價周期末期,巴以沖突升級引發對市場供應的擔憂,提振油價再次上漲,但本周計價周期內,原油價格整體走勢依然下行。”王延婷補充說,短期內國際原油價格仍有上行空間,變化率或轉為正向發展,新一輪零售價上調概率較大,調價窗口期為2023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