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財經分析】探秘銀行數字化五大趨勢:隨身銀行、AI風控、數字員工、邊緣物聯與云原生

2022-09-08 15:20:23 來源:新華財經

通用人工智能風起云涌,金融行業將如何應對?“外灘大會”銀行業數字化論壇上發布的《銀行數字科技五大趨勢》報告顯示:銀行正在探索的前沿技術應用中,3個與AI有關,五大趨勢分別為隨身銀行、AI風控、數字員工、邊緣物聯與云原生架構。


【資料圖】

趨勢一:一部手機就是一個銀行網點,9成以上業務都能“點一點”。

相關報告顯示,我國銀行平均電子分流率高達97%,9成以上業務都已實現線上化。第三方數據監控平臺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手機銀行App月活用戶數超5億。不僅App,銀行在微信和支付寶上的小程序超過200多款。

隨身銀行讓銀行越來越像“互聯網公司”。截至2022年底,工商銀行App月活1.74億,與許多頭部互聯網公司相當。招商銀行把許多生活服務也搬進App,包括餐飲服務、電影院購票及出行服務等。

趨勢二:人工智能深入風控系統,“AI大腦”將成銀行主流選擇。

IDC預測,到2026年,將人工智能應用于信貸授信將成為銀行的主流選擇。由于更為復雜的模型、算法的應用,至2026年底,銀行欺詐洗錢等案例將降低12%。

AI風控在銀行業已有探索。例如,網商銀行百靈智能交互式風控系統,將大規模人工智能應用于小微金融。它相當于一個AI信貸審批員,用戶提交合同發票等材料,AI信貸員運用計算機視覺、多模態識別、人機交互等人工智能技術,在線審核,完成提額,目前已服務800萬小微經營者。

中信銀行“哨兵”智能防欺詐風控系統,將機器學習和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反欺詐。2022年全年,“哨兵”主動勸阻被詐騙客戶800多人,攔截資金超1億元。

趨勢三:能說會道懂業務,8成銀行將“聘用”數字人。

IDC預測,到2025年,超過80%的銀行都將部署數字人,承擔90%的客服和理財咨詢服務。隨著大模型的落地應用,數字員工“看懂文字、聽懂語言、做懂業務”將成為常態。

浦發銀行是最早“聘用”數字員工的銀行。3D數字員工“小浦”已經在20多個崗位“任職”,包括財富規劃師、文檔審核員、大堂經理、電話客服等。姣姣和小姣是交通銀行的數字員工“姐妹花”。她們既能為客戶答疑解惑,還成為科技品牌名片。

趨勢四:物聯網與邊緣計算“打通”小微金融“最后一公里”,農戶可通過衛星辦理貸款。

平安銀行已連續合作發射了三顆衛星,搭建了“星云物聯網平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真實經營數據等信息可以更及時、有效地回傳,從而為其授信。截至2023年6月末,星云物聯網平臺支持實體企業融資額超8000億元。

網商銀行大山雀衛星遙感風控系統將衛星遙感技術應用于農村金融,給予農戶精準的授信和合理的還款周期。大山雀已累計服務120萬經營性農戶,在數據相對稀薄的農村地區,為解決金融服務“有沒有”找到了一條新的技術路徑。

趨勢五:6成以上銀行將采用云原生架構,支持安全可控與未來生態創新。

IDC預測,到2025年,60%的中國境內銀行將基于當前應用程序的使用現狀制定并實施云原生數字核心戰略。

除了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等科技銀行較早采用云原生架構之外,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同樣加速部署。廣發銀行自2019年開始搭建容器云平臺,已嘗試接入223個應用。上云之后,廣發銀行IT成本大幅降低,CPU節省比例超43.54%,內存節省比例超65.12%。與此同時,新應用研發效率大幅提升。建設銀行更是成立“建行云”,涉足云計算業務,首批推出三大類10個云服務套餐,為中小微金融機構提供“開箱即用”的技術服務。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浪潮,正在深刻改變著銀行業的運營模式和服務方式。“驅動銀行發展的核心動力正發生變化,以前是規模驅動,現在是新技術驅動。”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網商銀行董事長金曉龍在“外灘大會”表示,中國在銀行數字化上已經形成了全球競爭力,這對于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促進金融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