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后,部分市場需求釋放,一線城市的新房及二手房市場出現回暖跡象。不過,多家行業機構預測,受供應量限制,“金九”或將成色不足。
市場情緒回暖
(資料圖)
9月2日、3日是“認房不認貸”新政落地后的首個周末,一線城市紛紛迎來“看房潮”。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多個在售新樓盤都在9月2日及3日打出“今夜不打烊”的宣傳標語,通宵賣房。一名中介人員告訴記者,9月2日凌晨,該樓盤就售出十多套,客戶群體主要是此前有強烈購買意愿,但首付款有一定壓力的業主。
8月31日晚間,央行、國家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通知》,調低首套房商業性個貸最低首付款比例至不低于20%、二套房不低于30%;貸款利率方面,首套房個貸利率下限較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利率(LPR)減20個基點,二套房則較此前規定降低了40個基點。
此后,多個一線城市調整首套房認定標準。9月1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優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執行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
“認房”或“認貸”是銀行在發放住房按揭貸款時判斷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標準,這直接影響購房者的貸款比例。“認房”是指商業銀行發放房貸時會參考購房者在當地名下擁有住房的套數來確定貸款比例。首套房的貸款比例較高,而二套房的貸款比例較低。“認貸”是指銀行會根據購房者在全國范圍內是否有住房貸款記錄來確定貸款比例。
“認房又認貸”此前在熱點城市樓市調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執行“認房又認貸”后,2017年深圳、上海和北京全年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分別下降34%、54%、49%。
“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對市場情緒回暖起到了促進作用。戴德梁行董事、華東區住宅部主管金娟表示,樓市新政“認房不認貸”政策出臺落地,對剛需改善型客戶信心復蘇以及市場回暖起到支撐作用。從新房市場來看,訪客量增長態勢顯著;從二手房市場來看,掛牌量及成交量呈現雙線上揚態勢。
58同城監測數據顯示,8月,全國重點監測65城新房線上均價為每平方米17739元,環比上漲0.07%,有26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全國新房找房熱度在8月份環比上漲6.1%,其中一線城市新房找房熱度環比上漲8.0%。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通過政策釋放出一批自住需求,將有利于一線城市熱度回升,并帶動全國更多城市走出低迷行情。同時,降首付門檻、降低房貸利率以及降存量房貸利率等政策,為整體市場提振注入了信心。張波認為,當前政策推進方式,在全國層面統一推進,政策影響面大,對樓市推動力預計較為明顯,同步保障樓市剛性和改善性兩類需求,對于房地產市場恢復到平穩健康軌道將起到重要作用。
二手房市場供應增加
除新房市場外,二手房市場回暖跡象也開始顯現。中原地產9月4日發布的二手住宅報價指數顯示,對比此前一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中原報價指數均環比上調了大約2個百分點。
中原報價指數反映的是每周在中原地產掛牌的二手房業主的調價行為。中原報價指數的基準指標是50%,意味著調漲和調跌的業主數量相等。指數越小,說明調漲的業主比重越少,調跌的業主比重越大。數據顯示,9月4日,北京、上海、深圳對應的中原報價指數分別為28.57%、24.85%和20.21%,較8月28日分別上漲1.74、2.13和2.33個百分點。
諸葛研究院9月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9月2日和3日周末兩天,北京的漲價二手房源數量分別為1048套和867套,日均漲價房源較前一周同期翻兩番;上海的漲價房源分別為680套和582套,日均漲價房源較前一周同期翻倍;廣州和深圳的漲價房源呈現平穩走勢,兩天內的日均漲價房源量分別為98套和189套。
新房供應量或限制“金九”成色
在相關政策落地后,房地產市場能否再現“金九銀十”?這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受整體供應量限制,“金九”成色或有不足。克而瑞9月5日發布的研報預計,9月,一線城市新增商品住宅供應總計為228萬平方米,同比大幅下滑52%,環比下滑7%。需要說明的是,該數據為克而瑞根據其掌握的項目進度、營銷節奏等信息所作出的預估值。
克而瑞預計,9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新增商品住宅供應量分別為38萬、47萬、91萬和52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54%、63%、31%和61%。參考2022年9月數據,上述四個城市分別成交新建商品住宅68.96萬、127.39萬、75.45萬和35.50萬平方米,合計307.3萬平方米。克而瑞對一線城市9月的新增供應預測值約為2022年同期成交面積的74%。
業內人士普遍判斷,今年9月、10月,一線城市二手房市場成交同比會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但新房市場受供應量限制,“金九”成色或將不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