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財年第四季度業績暴跌之后,聯想集團在新財年一季度再次交出一份營收、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的成績單。
近日聯想集團公布的2023/24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降24%,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6%,兩項指標同比增幅均為三年來新低。公司第一大主營業務IDG收入同比下降28%,經營凈利潤下降39%,第二大主營業務ISG營收同比下降8%,凈利潤由盈轉虧。
【資料圖】
新華財經就公司財務表現、庫存恢復情況等問題聯系聯想集團,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
基本盤IDG業績繼續大降
聯想集團公告,2023/24財年第一財季營業收入為129億美元,同比下降24%,歸母凈利潤1.77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66%,營收及凈利同比增幅均創下2021/22財年一季度以來新低。
這是聯想集團在上財年之后,聯想集團上一財年全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21%。而在上財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24%和72%。
從業務板塊來看,IDG業務在新財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2.6億美元,營收占比約為79.5%,仍然為公司第一大主營業務。數據顯示,該季度IDG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8%,經營凈利潤下降39%至6.5億美元,該業務的利潤率也同比下降了116個基點至6.3%。
聯想集團認為這是全行業集中清理庫存以及維持全球個人電腦行業第一名的地位所帶來的結果。公司表示,繼續執行清理銷售渠道中個人電腦庫存過剩的策略,雖然使出貨活動受到影響,但跌幅與前幾個季度相比有所放緩。截至本財季末,大部分區域市場的渠道庫存恢復至穩健水平。
聯想集團也對未來IDG業務持樂觀態度,該公司表示,在整個行業的挑戰下,清理渠道過剩庫存使收入同比下降28%,但卻為2023年較長時間的銷售增長奠定了基礎。
不過從財報來看,聯想集團的庫存是否已恢復至穩健水平,還是需要辯證看待。截至2023/24財年第一財季末,聯想集團存貨中原材料雖然減少,但制成品已經增加。具體來看,該財季末公司存貨為59.07億美元,比起上一財季末的63.72億美元下降7.28%,主要是原材料及在制品有所下降,但是其制成品存貨已經從22.95億美元上升至23.88億美元。
從產業鏈及機構角度來看,整個PC行業確實顯示出需求逐步恢復的狀態。財報顯示,英特爾CCG業務今年二季度業績高于市場預期,出現同比下降12%環比上升18%的業績表現,13代酷睿市場接受程度也較高,一定程度反映出PC市場需求和行業庫存狀況相對健康。國內券商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多家機構也在研報中表示PC去庫存已近尾聲、逐季復蘇趨勢確立等觀點。
新增長點ISG啞火
按照業務板塊劃分,2023/24財年第一財季末聯想集團ISG實現營收19.14億美元,SSG實現營收17.13億美元,營收占比分別約為14.84%和13.28%。
2020年,聯想在新一輪架構調整中,將ISG基礎設施業務集團和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獨立出來,此后ISG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并于2021/22財年首次實現全年盈利。在2022/23財年,ISG全年營收約97.56億美元,同比增長37%,多個細分業務均實現快速增長。
但在新財年第一財季,ISG營收同比下降8%至19億美元,經營業績由盈轉虧,虧損6000萬美元。
對此聯想集團表示,受全行業需求放緩影響導致計算服務器需求疲軟,以及行業向下一代平臺過渡速度慢于預期,ISG最終受到行業整體需求調整的影響。
聯想集團還表示,市場對公共云服務的需求保持旺盛,但云服務IT基礎設施業務和中小型企業IT基礎設施業務因企業客戶努力控制開支使設備更新周期延長,“客戶預算短期內轉至AI服務器,加上平臺轉型較預期慢及經濟低迷,ISG電腦服務器收入同比下降兩位數。”
總的來看,聯想集團在新財年一季度實現業績正增長的只有第三大業務板塊SSG,該板塊同期營收及經營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8%及10%,營收17.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億元。
從近期公布的財報來看,國內云服務頭部企業均維持了不錯的業績表現。今年上半年,國內三大運營商云服務板塊中,中國電信營收459億元同比增長63.4%,中國移動營收422億元同比增長80.5%,中國聯通營收255億元同比增長36%,阿里云和華為云業務收入也達到了251.23億元和241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