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28日舉行的中國太保業績會上,中國太保集團總裁傅帆表示,保險行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要應對這些客觀存在的不確定性,保險企業要尊重行業發展的規律,回歸保險經營的本源。
圖為中國太保業績說明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傅帆表示,首先,境外市場高企的通脹和利率水平,以及并不明朗的美聯儲加息尾端預期,給全球的資產定價以及資金流向帶來比較大的不確定性,這給保險行業長期經營尤其是投資端產生比較強的溢出效應。
其次,從國內供給側來看,隨著人口紅利退減,消費者的行為習慣隨之發生改變。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給人身險和財產險領域的銷售模式、產品設計、服務供給都帶來新課題。
第三,從需求側來看,居民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不斷增加,老齡化、少子化拉動了養老保險市場的消費,這些給保險機構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第四,持續的利率下行以及今年實施的新保險服務合同和新金融工具準則,給保險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帶來了新挑戰。
對壽險而言,傅帆認為,需要繼續堅定推進“長航轉型”,持續建設以代理人為主的多元化的渠道價值。中國太保從去年年初開始重啟的新銀保,不僅給太保壽險提供了規模保費的支持,在價值創造方面也增加了一個“主戰場”;個險業務方面,要有序地推進職業化營銷等項目,優化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多元服務體系,開拓價值增長的新路徑。
財險方面要繼續堅持高質量發展,車險著力提升市場化定價能力和精細化的管理能力;非車險要把握綠色低碳、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發展的機遇,進一步夯實盈利基礎。
而投資板塊要繼續堅守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穩健投資和責任投資的理念,加強投資能力建設,做好信用風險管控,持續提升資產端的價值貢獻。
中國太保2023年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1.5%,新業務價值率同比提升2.7個百分點;代理人產能顯著提升,營銷員月人均首年規模保費同比增長66.1%;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貢獻達18.8%,同比提升12.3個百分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