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公告稱,自2023年8月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當天,中國證監會也發布了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安排,包括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支持適度融資需求等。
(資料圖)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述措施既有資金端激勵,也有資產端提質,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能夠起到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作用,長期看也有利于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證券交易印花稅減半征收
2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公告》稱,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
在A股市場,印花稅被普遍看做一個關鍵“風向標”。2008年9月19日,印花稅由雙邊征收調整為單邊征收,對賣方按1‰的稅率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這是A股印花稅最近一次的調整。當天,上證指數收盤上漲超9.4%,此后形成一波較大反彈。
“此次下調印花稅50%,一年將減少上千億元的交易費用,對廣大投資者來說是及時雨,也是很多投資者期盼已久的重大利好。”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證券交易印花稅減半征收預計會對下周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走勢形成正面效應,推動市場大幅反彈。
——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 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
證監會表示,充分考慮當前市場形勢,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圍繞合理把握IPO、再融資節奏,作出六大安排:(1)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2)對于金融行業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關注融資必要性和發行時機。(3)突出扶優限劣,對于存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4)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嚴格執行融資間隔期要求。審核中將對前次募集資金是否基本使用完畢,前次募集資金項目是否達到預期效益等予以重點關注。(5)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6)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凈和虧損限制。
北京金長川資本董事長劉平安分析,階段性優化IPO安排,既考慮到了目前市場資金端較為緊缺的狀態,可能更重要的是要確保上市公司質量,這才符合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長期要求。
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近日表示,注冊制改革是中國資本市場化的重要實踐,目的是通過市場機制推選出最具成長性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因此“注冊制關注的是企業的成長性”。他強調,市場的本質是“為投資者提供有成長性的資產及其組合”,否則無法理解注冊制改革的意義。
——破發、破凈、未現金分紅等不得減持
證監會表示,充分考慮市場關切,認真研究評估股份減持制度,進一步規范相關方減持行為。具體看,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同時,從嚴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總量,引導其根據市場形勢合理安排減持節奏;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股東承諾不減持股份或者延長股份鎖定期。證監會正在抓緊修改《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提升規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減持行為的打擊力度。
“A股違規減持屢禁不止廣受詬病,規范上市公司減持和分紅行為是一項長期政策,可以促進市場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劉平安說。
——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支持適度融資需求
證監會發布的消息稱,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發布通知,修訂《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此調整將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實施。
證監會表示,近年來,融資融券業務穩健運行,交易機制持續優化,證券公司合規風控水平持續提升,投資者理性交易和風險防控意識明顯增強。截至2023年8月24日,場內融資融券余額15678億元,保證金比例維持較高水平,業務整體風險可控。在杠桿風險總體可控的基礎下,適度放寬融資保證金比例,有利于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功能發揮,盤活存量資金。
證監會消息稱,本次調整同時適用于新開倉合約及存量合約,投資者不必了結存量合約即可適用新的保證金比例。證券公司可綜合評估不同客戶征信及履約情況等,合理確定客戶的融資保證金比例。投資者應當繼續秉持理性投資理念,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運用融資融券工具。證監會將督促證券公司切實加強風險管理,做好投資者服務,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調低融資保證金比例使得投資者杠桿比例提高,應該說有利于更多投資者參與市場交易或有利于投資者更大資金量參與市場交易,對于活躍資本市場,引導資金更多流入股市和鼓勵長期價值投資大有裨益。”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鵬表示,但后期還是要注意風險管理和監管,只有較好的風險管理水平才能引導更多資金入市,減少市場大幅波動,保護投資者利益和維護市場穩定。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優化IPO和再融資安排、規范股份減持等措施,都能夠起到緩解市場資金流出的作用。而降低證券融資保證金,主要能降低加杠桿買股票的成本。
“當前形勢下,緩和市場情緒非常重要。”王冀躍認為,從中長期看,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措施,還是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A股市場要持續引入長期資金,聚集到高質量的上市公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