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財經分析】專家分析:我國鋰電產業鏈面臨三大挑戰

2022-08-24 16:29:30 來源:新華財經

近日,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辦的2023江西省鋰產業大會暨第一屆碳酸鋰供需策略會上,與會嘉賓認為,近年來,我國持續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但同時我國鋰電新能源產業也面臨終端需求降速、國際市場壁壘抬升、關鍵礦物原料保供穩價等方面的挑戰。對此,參會專家建議產業鏈企業,遏制擴產沖動,提高發展質量;引領行業標準,尋求合作共贏;優化市場秩序,加強上下游協同。


(相關資料圖)

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迎來大機遇

會上,中國金屬礦業經濟研究院多元業務研究室處長陳俊全從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等方面闡述當前全球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迎來良好機遇。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全球新能源汽車歷經10年快速發展,已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階段。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汽車銷量超過1000萬輛,同比增長56%,市場滲透率14%。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583萬輛,同比增長40%,市場滲透率15%。

從中國、歐洲、美國三大市場來看,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大勢不可阻擋。自201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連續8年產銷量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689萬輛,占全球銷量的65%。陳俊全表示,不僅是新能源汽車,我國動力電池全球市場占有率是69%,電池四大材料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均在80%以上。在“雙碳”目標下,我國鋰電新能源產業基本進入市場驅動的良性發展階段。

歐洲、美國的新政也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了驅動力。“今年3月28日,歐盟理事會批準法規,決定從2035年起禁售會導致碳排放的新燃油轎車和小型客貨車。2030年,新轎車比2021年減少55%的二氧化碳排放,貨車減少50%。這項法規為歐洲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了一個長期的政策基礎。”陳俊全說,美國要求,2030年實現零碳排放的車輛占比達到50%,今年年初生效的《通脹削減法案》為新能源汽車提供10年稅收抵免。

在儲能領域,陳俊全認為,這是一個更具潛力和發展機遇的領域。2023年6月,我國發布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明確,2030年前,新能源逐步成為發電量增量主體,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2060年達到80%以上。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超過1733萬千瓦/3580萬千瓦時。今年1-6月,新投運裝機規模約863萬千瓦/1772萬千瓦時,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

鋰電新能源產業鏈面臨三大挑戰

在鋰電新能源產業迎來時代機遇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鋰電新能源產業面臨終端需求降速、國際市場壁壘抬升、關鍵礦物原料保供穩價等方面的挑戰。

——1-7月份同比增速下降明顯。陳俊全介紹,今年1-7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452.6萬輛,同比增長41.7%。其中,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389萬輛,同比增長32.5%,出口63.6萬輛,同比增長148%。和去年同期116%的增速相比,41.7%的增速下降明顯,尤其是國內增速只有32.5%。陳俊全分析,隨著滲透率不斷提升,降速是合理的。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終端市場降速,產業鏈中上游成倍擴張的產能將面臨需求急劇萎縮的打擊。寧德時代公告顯示,上半年企業產能利用率相比去年下滑20%,閑置產能達到100GWh。磷酸鐵鋰龍頭企業德方納米預計虧損11.7-10.4億元,主要原因與產能利用率不足相關。

——國際市場壁壘顯著抬升。歐美市場對我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產業意義重大。2023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主要的出口國為比利時、英國、西班牙。2022年我國鋰電池第一大出口國為美國。而美國今年年初生效的《通脹削減法案》對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產生影響。如,根據法案,消費者若要獲得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必須滿足電動車電池中所含關鍵礦物材料的價值有一定比例是在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提取或加工等條件。歐洲市場也是如此,今年8月17日,《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正式實施,規定自2024年7月起,電池必須提供碳足跡聲明和標簽,從2026年起,只有持有合格電池護照的電池才能進入歐洲市場。不滿足條件的電池,包括裝有電池的新能源汽車,以后進入歐洲市場都會面臨障礙。

——關鍵礦物原料保供穩價。我國作為全球新能源產業鏈制造中心,成為關鍵原料的主要需求國。保供方面,受資源儲量限制,我國鋰電池關鍵原料高度依賴少數國家。穩價方面,我國缺乏關鍵原料產品定價權。過去兩年,澳洲企業皮爾巴拉以多批次小批量的鋰礦石拍賣助推鋰價飆漲,擠壓下游發展空間。陳俊全提醒,我國鋰產業不能再走鋼鐵產業老路,要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

加強上下游協同 邁向高質量發展

為推動國內鋰電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專家建議:

——遏制擴產沖動,提高發展質量。陳俊全建議,企業宜避免盲目大干快上擴產能,尤其是在沒有成本優勢的情況下攤大餅。在生產經營方面,尋求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化生產工藝,對替代性路線加強研發布局。同時,企業在資源開發利用時要充分考慮環境治理成本,積極擁抱綠色清潔能源。

——引領行業標準,尋求合作共贏。陳俊全建議,歐洲對電池制定了新標準,我國也應加強研究,建立高標準體系,注重采用數字化技術,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在產業發展方面,既要提升原材料自主保障能力,也要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關注重點市場產業發展訴求,尋求合作共贏。

——優化市場秩序,加強上下游協同。“很多龍頭企業都在盡量延伸產業鏈,實現上下游協同發展。這是一種避免供需錯配,產業鏈大起大落的做法。”陳俊全表示,只有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避免單個環節吃掉產業鏈絕大部分利潤,才能有助于產業鏈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