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華財經北京8月23日電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證券業協會)23日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通報,就15家信用評級機構在二季度的業務發展情況、違約預警情況、內部建設及業務合規情況進行了總結。
通報顯示,二季度,15家評級機構共承攬債券產品2862只,同比增加37.13%,環比上升19.50%;分機構看,中誠信國際和聯合資信的業務量占比分別為38.99%和24.63%,東方金誠、中證鵬元占比分別為11.04%和9.99%,其余評級機構業務量占比均不足10%。
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存續的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主體共計4757家。其中,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和企業債發行人分別為2865家、3336家和1491家。從主體級別分布看,AA級占比分別為31.52%、42.80%和53.86%;AA+級及以上發行人占比分別為65.76%、51.20%和32.19%;無主體評級占比分別為1.71%、2.91%和3.02%。
二季度,評級機構共承攬非金融企業類主體評級1643家,金融企業等其他類主體評級190家,環比分別增加69.73%和79.25%。
從評級調整情況來看,二季度,調整次數同比增加。數據顯示,二季度,評級機構共對104家發行人進行了評級調整,同比增加19.54%;占總存續家數的2.19%。其中,正面調整47家,負面調整57家。分機構看,中誠信國際調整家數最多,有28家;中證鵬元、聯合資信分別調整25家、23家;上海新世紀調整12家,東方金誠調整10家,大公國際和遠東資信分別調整4家和2家。另有6家發行人被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二季度,級別上調39次,涉及36家發行人,均為調整1個子級,原級別由AA-到AA+級,其中AA+上調至AAA級的最多,占比53.85%;展望上調8次,均為負面至穩定。分機構看,中誠信國際上調級別次數最多,AA+上調至AAA級10次,AA上調至AA+級9次。
級別下調37次,涉及34家發行人,原級別由AA+到CC級。其中,原AA-級發行人家數最多,占比35.29%,展望下調24次,均為穩定至負面。從級別下調幅度看,有2家發行人累計被下調3個以上子級,其中東方金誠在季度內3次下調1家發行人評級,累計幅度6個子級;中誠信國際2次下調1家發行人評級,累計幅度3個子級;其余32家發行人下調幅度在2個子級以內,占比94.18%。
截至2023年6月30日,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共有788家發行人獲得2個及以上評級機構出具的主體評級,占存續的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主體的16.57%;其中75家發行人的評級結果不一致,不一致率為9.52%,環比減少2.1個百分點。不一致的發行主體評級大多相差1個子級,其中中證鵬元所評22家、大公國際所評20家發行人主體級別高于其他機構,占比分別為10.68%和8.81%;東方金誠、上海新世紀和中誠信國際分別有16家、9家和8家,占比分別為6.27%、5.36%和1.75%。
在從業人員方面,二季度評級人員數量穩定,5年以上從業經驗分析師占比同比上升。具體來看,截至2023年6月30日,15家評級機構共有分析師1662人,同比減少10人。從業經驗在3年及以上的分析師占比為57.40%,同比提高1.12個百分點;5年以上從業經驗分析師占比41.94%,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2023年二季度,3年及以上從業經驗分析師人均業務量為5.57個。其中,中證鵬元人均業務量最多,為12.71個;其次是大公國際、東方金誠和中誠信國際,分別為7.03個、6.54個和6.49個。
編輯:王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