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文峰股份公告,因踩雷知名私募守樸資產旗下的債券基金,不僅半年時間凈值虧損近九成,而且公司在這期間竟絲毫未察覺。最終公司因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收到江蘇證監局警示函。
公告顯示,2021年10月,文峰股份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南通文峰大世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2億元認購“守樸行業優選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守樸基金)。公司認購守樸基金時該基金單位凈值為0.9821元。2022年4月,守樸基金單位凈值跌至0.1319元,上述虧損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利潤的10%。公司怠于履行投后管理權利及義務,未及時發現上述投資虧損事項,遲至2022年7月15日才在臨時公告中對上述投資虧損情況予以披露。
8月22日,江蘇證監局認定,黃明軒作為公司財務總監兼投資主管部門的負責人,何蘭紅作為公司董事會秘書,未忠實、勤勉履行職責,未保證公司上述臨時信息披露的及時性,違反了相關規定,決定對二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資料圖)
對此,新華財經以投資者身份從上市公司處了解到,上述事件主要因為負責的相關財務人員并沒有定期查看產品凈值更新,一直到需要做定期報告的時候才發現出現巨大虧損。
據悉,文峰股份控股股東已出具相關承諾函,對本次認購守樸基金份額產生的虧損承擔差額補足義務。
究竟發生了什么事,竟造成一款私募產品凈值虧損超過86%?
從此前披露的細節來看,主要是守樸行業優選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持倉標的高度集中于“當代系”發行的“17當代01”“21當代02”等債券,而“當代系”在2022年4月發生本息違約,此后全面暴雷。
此前的公告中,文峰股份曾解釋,守樸基金產品類型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基金合同未約定基金管理人應當向基金投資者披露基金的持倉資產具體信息。同時,相關法律法規未規定基金管理人應當定期向投資者披露基金產品的最終持倉情況,按照行業慣例,基金管理人也不會以口頭或書面方式向投資者披露基金產品的具體持倉情況。
不過,新華財經從行業內一家主要從事債券投資的私募處了解到,對于大客戶是可以提供持倉進行參考的,為了防止類似風險發生,今年5月實施的私募新規對債券持倉集中度進行了限制。
事實上,守樸資產并非名不見經傳的小私募,截至3月下旬公司管理規模在20億-50億元之間,以債券投資為特色業務,在業內有一定知名度,其總經理翟建業曾任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債券投資主管、浙商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經理。根據個人介紹,其所在團隊曾管理3000億元銀行自營資金、個人單獨管理400億元債券賬戶,帶領團隊管理近百億公募基金產品和專戶產品。此外,在守樸資產的管理團隊中,還出現了經濟學家房四海的身影。
新華財經注意到,讓文峰股份“踩雷”的守樸行業優選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正是翟建業。守樸資產在私募排排網等渠道定期披露凈值的產品均走勢良好、收益可觀,但從本次報道中的案例來看,和很多私募類似,其未公開披露業績的產品實則“暗流涌動”。
對于產品定位、風控措施、產品高度集中風險等問題,新華財經向守樸資產方面發函采訪,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