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艾瑞咨詢聯合紅人新經濟平臺天下秀發布了《2023年中國紅人新經濟行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隨著數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AIGC等新技術對內容生產的顛覆,紅人新經濟生態將加速對傳統產業的升級與改造,在充分發揮現有平臺、流量和商業增長優勢的同時,延伸服務場景,通過數字化技術的升級拉動城鄉經濟、傳統制造業、旅游業等領域的發展。報告還提出,現有的互聯網人口紅利將升級為數字經濟驅動下的數字化紅利,2025年,我國紅人新經濟關聯產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萬億。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用工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靈活用工包括物流快送、演藝人員、網絡主播、職業自媒體人等等,其中從事主播及相關從業人員160多萬人,較2020年增加近3倍。
從天下秀旗下WEIQ紅人營銷平臺統計數據來看,2022年注冊商家客戶數達19萬,注冊紅人數達237萬,其中職業化紅人賬戶數近104萬,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幅93.97%,大幅帶動了互聯網經濟下的就業新業態發展。
報告指出,紅人創作內容,內容凝聚粉絲,粉絲貢獻流量(關注),流量導向商業。紅人新經濟生態的不斷完善,涌現了大量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平臺和MCN等服務類機構,直接和間接創造了包含紅人、運營、策劃、培訓、物流、交易等產業鏈上下游的多種就業方式。根據在此期間,天下秀在紅人職業化教育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力求打造全鏈教育服務生態,培養更多新媒體營銷人才。
報告指出,紅人新經濟在創造了大批就業崗位的同時,為了進一步保障紅人及上下游相關就業人員的就業質量,更好的賦能鄉村經濟和業態中用戶自我價值的提升。
報告解析了國內紅人新經濟產業的閉環生態,其中產品銷售需求方處于上游,平臺、紅人、MCN、關鍵第三方服務機構處于中游,消費者處于下游。此外,還有紅人新經濟配套產業及產業生態服務機構等產業形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職業化紅人的不斷增長和成熟,加上紅人經濟已經邁入5G+大數據+云計算+AI的全新發展階段,在5G、AI、3D建模等前沿技術的強韌發展下,紅人新經濟生態得到不斷完善。
對此,艾瑞數智副總經理鄒蕾認為,“5G、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通信技術為紅人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驅動力,Web3.0的到來也為中國紅人新經濟生態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營銷模式和商業活力。”
元宇宙產業委聯席秘書長葉毓睿認為,“元宇宙正營造體驗共同體,觀念即商品,傳播即分銷,互動即迭代。從紅人營銷角度來看,未來,消費者從旁觀者變為共創者,變為我在故我思,我在故我創的格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