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8月19日電 能源與材料產業首席分析師王喆、新能源汽車首席分析師袁健聰、新材料首席分析師李超、主題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易在最新研報中表示,快充技術正成為動力電池制造商新一輪的競爭焦點,預計快充電池的全面滲透將助推相關材料的升級與增長。認為快充電池關鍵在于熱管理和離子導電率,建議關注兩條主線:1)圍繞提升導電率降低熱失控風險,推薦導電炭黑和LiFSI相關標的;2)圍繞負極改性和性能提升方面,推薦負極包覆材料和硅碳上游原料活性炭相關標的。
快充路線為未來成為電車發展的主流趨勢,驅動“快充” 材料的高速發展。
與燃油車相比, 續航問題是電車的重要弱點,隨著大容量電池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實裝,電池容量問題得以解決。解決大容量電池的補能速度問題以實現短時“再續航”的手段就是快充技術。快充技術對于電池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需求,適配于快充體系的新型材料用量有望獲得增長,具備技術先發優勢的企業有望從中獲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高性能導電炭黑為快充電池必須導電劑,國產替代正在進行中。
快充技術對電池自身溫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低的電池內阻,因而會提升導電劑的需求,利好導電劑企業。此外,傳統的高性能導電炭黑在最新的快充體系中難以滿足需求。國外廠商最新型導電炭黑的價格昂貴,目前國內具備快充炭黑生產能力的廠家數量還較少,該材料具備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此外,快充體系高性能炭黑單位價值量更高,有能力開發并批量生產高性能導電炭黑的廠商有望從快充電池滲透率上升中獲益。
LiFSI 作為電解液溶質鋰鹽性能優異,快充加速其滲透率提升。
LiFSI具有高導電率、高化學穩定性、高熱穩定性的優點,可以部分替代 LiPF6以提升電解液性能從而提升電池快充性能。受限于價格因素以及有限的工藝成熟度,目前LiFSI在市場極少作為鋰鹽,而普遍用作添加劑改善電解液導電性,添加量較低。經過近 10 年的工藝探索,目前全球頭部供應商對 LiFSI 的工藝路線選擇已漸進尾聲。在下游動力電池快充需求快速提升的形勢下,預計溶質鋰鹽的需求將大幅擴張,其在鋰離子當中的滲透率將加速上升。
快充電池負極包覆材料單耗較高,帶動高性能包覆材料需求量提升。
包覆材料用于負極材料制備過程中的造粒階段和碳包覆階段。快充電池對于造粒階段的包覆材料純度有較高的要求,且在兩個階段的用量都高于普通動力電池。快充滲透率的上升會提升包覆材料的總體需求量,并提升高性能包覆材料的用量占比。具備高性能包覆材料的廠商有望從中受益。
硅負極為實現快充性能的負極材料,硅烷熱解法碳硅負極的引入帶動高性能活性炭的需求量。
由于硅的晶體結構與碳的差異,硅負極能夠快速實現鋰離子的嵌入-脫離過程,加速充電過程。當前硅負極的多種技術路線中,硅烷熱解法兼具產品性能優異和技術路線開發難度相對友好的優勢,被多家廠商采用,有望成為未來碳硅負極的主流技術。硅烷熱解法的關鍵原材料為作為硅附著基體的高均一性活性炭材料。快充電池滲透率的提升,有望帶動高性能活性炭用量的提升。具備高性能活性炭生產能力的廠商有望從中受益。
投資建議:
快充技術正成為動力電池制造商新一輪的競爭焦點,預計快充電池的全面滲透將助推相關材料的升級與增長。認為快充電池關鍵在于熱管理和離子導電率,建議關注兩條主線:
1)圍繞提升導電率降低熱失控風險,推薦導電炭黑和LiFSI相關標的;
2)圍繞負極改性和性能提升方面,推薦負極包覆材料和硅碳上游原料活性炭相關標的。
風險提示:
快充技術滲透率不及預期;快充技術路線變化風險;新能源電池需求不及預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