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蜿蜒曲折,穿城而過,注入萬里長江。夜晚,燈光璀璨,20年間拔地而起的江北嘴金融城與重慶老城區交相輝映,共同見證山城的發展變遷和中國西部的開放歷程。
“下有陸家嘴,上有江北嘴”,重慶江北區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金融業交出一系列亮眼數據:金融資產規模達3.5萬億元,占重慶全市近1/2;本外幣存貸款余額超1.95萬億元,占重慶全市近1/5;境內外上市(過會)企業15家,總市值約4200億,數量和市值均居全市第一……
(相關資料圖)
位于重慶市江北區的陸家嘴金融城。受訪者供圖
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是黨中央賦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大使命。對于江北區來說,助力重慶打造西部地區現代金融高質量發展標桿,高水平建設西部金融中心,金融高度集聚的江北區責無旁貸。
功能不斷完善 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前不久,某知名互聯網金融企業收到來自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的電話,告知企業被犯罪嫌疑人利用網站漏洞詐騙獲利案件的最新進展。
去年6月,該企業向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警務服務區報案,稱其在經營中發現其網站某消費信用產品出現大量異常。警方立案后初查發現,部分用戶通過提供虛假質押款項提高消費信用額度,瘋狂騙購網站大量貨物,案件涉及全國10余省市,企業受損金額數千萬元。
在對案中涉及江北區的嫌疑對象展開布控和抓捕后,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發揮職能融合優勢,協調中心警務、檢察、訴訟、公共法律服務四大功能區,就案件定性、追贓挽損等進行會商,多部門深度融合形成合力,有力推進了案件辦理。
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法律保障支撐。2022年4月,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在江北嘴掛牌成立。
走進位于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記者看到,該中心在四層5000平方米的寫字樓集中辦公區域內,整合當地公檢法司等部門,以及仲裁、律師、公證等金融法律服務業務,為江北嘴中央商務區金融企業的法律需求提供便利。“業務融合、一站通辦”,成為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的特點之一。
江北區法院金融審判庭副庭長陳麗蔚告訴記者,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設有公共法律服務區、訴訟服務區、檢察服務區、警務服務區四大功能區域,每一個都特色鮮明。
公共法律服務區設置了法律咨詢、金融糾紛調解、公正、仲裁等區域,為轄內金融機構及群眾提供形式多樣的公共法律服務。
檢察服務區由江北區檢察院指派該院金融檢察官辦公室、知識產權檢察官辦公室、企業合規檢察官辦公室3個辦案團隊,在中心常駐。
警務服務區由江北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入駐,主要承擔案件快偵快辦、風險預警提示等職責。
訴訟服務區由江北區法院金融審判庭入駐,設立了八個法庭,主要運用云上共享法庭進行審理。
成立一年多來,該中心已累計辦理金融案件2萬件,涉案金額91億元,先后向各類金融企業提供相關司法、檢察建議近100條。
“創設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實現了金融法律服務由被動向主動轉變,由事后向事前轉變,由單一向聯動轉變,推動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質量更高,賽道更寬,活力更足。”江北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說。
集聚金融功能,建設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是一個縮影。江北區金融辦黨組成員、副主任盧朝鋒說,江北區委聯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重慶監管局黨委共建江北嘴金融黨建先行區,目前已完成了“四個首創”: 首創“央地協同共建”新機制;首創“黨建引領融資助企”新舉措;首創金融黨建“三網融合”新模式,即金融服務網、基層治理網、風險合規管理網;首創“紅金渝”金融黨建品牌。
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也將在黨建統領下,進一步推動金融法律服務走深走實。
機構加速集聚 擦亮江北“金”字招牌
去年8月,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重慶分行在江北嘴揭牌開業。南洋商業銀行是近三年來唯一獲準進駐重慶的外資銀行機構,也是第6家落戶江北嘴的外資銀行分行。南洋商業銀行落子重慶,也意味著重慶銀行業對外開放再次邁上新臺階。
江北嘴濃厚的金融文化氛圍、良好的金融營商環境,商貿服務、信息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形成的多元立體產業結構,成為打動南洋商業銀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建東說,“我們將發揮自身跨境差異化優勢,助推江北區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為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金融已經成為江北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也是江北最鮮明的“金字招牌”。近年來,江北區金融總量持續增大,全區共有各類金融機構近500家,區域性以上金融總部93家,涵蓋10多種門類,已基本形成以傳統金融為主體、新型金融和高端中介服務互為支撐的現代金融發展體系。
人才是制約一地金融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積極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努力搭建人才引進和合作交流平臺,江北區還深入實施江北英才計劃,創新出臺江北嘴“金種子計劃”,擴增金融專業人才后備資源。
位于重慶市江北區的陸家嘴金融城。受訪者供圖
2023年,江北區還成功推薦48人入選“江北英才計劃—塔基人才”。召集重慶農商行、西南證券等7家金融機構,提供等10余種崗位類型,收到200余名在讀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生投遞簡歷,最終成功入選34名學生,并于7月正式到崗實習。
機構加速集聚,人才“近悅遠來”,這也產生了實實在在的效益。江北嘴中央商務區管委會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張秦說,江北嘴中央商務區作為全市唯一一家入選“中國投資環境十佳園區”的園區,聚集了31棟稅收過億元的樓宇。
優化營商環境 基本建成“15分鐘金融服務圈”
今年4月以來,江北區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聯合創新開展金融黨建引領“三網融合”專項行動,推動普惠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網格內群眾和市場主體,在江北區基本建成“15分鐘金融服務圈”。
“三網融合”是指金融服務網、基層治理網、銀行風險合規管理網“三網融合”。在“三網融合”專項行動中,江北區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致力于將金融機構、隊伍、服務、產品下沉至基層治理網格,著力發揮好金融助企惠民作用。
位于重慶市江北區的陸家嘴金融城。受訪者供圖
實際操作中,雙方共遴選出33家銀行保險業機構結對聯系江北區12個鎮街,確保每一個鎮街至少分別有1家銀行和保險業機構。在此基礎上,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將相關的支行(支公司)、服務網點、金融服務人員編入對應的社區網格。同時,在每個網格遴選至少1名黨員金融干部職工擔任金融網格員,為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和群眾精準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截至今年7月末,普惠金融服務已經全覆蓋嵌入江北132個社區(村)、1372個網格。憑此,15分鐘內,金融機構可及時響應社區(村)、網格內市場主體和群眾的金融服務需求。
江北區還出臺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資金獎補管理辦法,攜手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推出重慶首家民營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中心,打造金融服務直通車,實現融資去中介化。率先落地“1+5+N金融服務港灣”試點,發布線上服務平臺,打通政府基層組織、銀行基層網點和企業之間信息傳遞、融資對接“微循環”。截至2023年6月,已建成金融服務港灣39家,累計為7868戶市場主體授信73.42億元、為7418戶發放貸款68.74億元,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占比超91%。
兩江之北,蓄勢待發。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未來,江北區將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積極投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號工程”,增強極核引領功能,在建設現代化新重慶中展現示范擔當。(參與采寫:王松濤、王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