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二(8月15日)多數上漲。其中,尿素主力合約漲超3%,棕櫚油、豆油、豆二主力合約漲超2%,豆粕、菜粕、液化氣、鐵礦石、瀝青主力合約漲超1.5%;下跌品種中,碳酸鋰主力合約跌超3%,滬錫、紅棗、紙漿、硅鐵、純堿主力合約跌超1%。
截至15日下午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380.72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8.91點,漲幅0.65%;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836.85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3.27點,漲幅0.73%。
圖為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資料圖】
【當日市場熱點回顧】
尿素拉漲超3%收復近兩周跌幅 油脂油料集體飆升
繼前一個交易日止跌企穩之后,15日尿素高開高走,收盤漲超3.4%,基本收復8月3日以來的跌幅。雖然國內尿素產量始終保持高位,但對印標出口數量增加的預期提振尿素現貨市場活躍度、支撐工廠價格,加上8月過半、“金九銀十”工業需求旺季臨近,仍舊提振了現階段尿素市場信心。有業內消息稱,國內目前備有大約35萬噸至70萬噸不等的印標準備貨源,市場憧憬這些貨源順利銷售或將帶來新的采購需求。與此同時,近期歐洲天然氣價格再度飆升、油價維持年內高位,能源價格整體走強也為尿素市場提供了成本支撐。因此,盡管尿素的低位庫存初現了拐點,但在出口預期積極的背景下,庫存單周增加超8萬噸并不足以沖擊尿素市場。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印標出口數量不及預期,也可能給尿素帶來利空沖擊。
油脂油料板塊15日集體走強。截至收盤,除棕櫚油大幅收漲2.99%以外,豆油、二號黃大豆也分別收高2.10%和2.09%,豆粕終盤收漲1.90%。不利天氣影響下,棕櫚油、大豆面臨產量下滑壓力,令油脂油料市場整體偏強。盡管7月馬棕產量環比增長11.2%,但近期厄爾尼諾影響愈發明顯,這給棕櫚油、大豆等農作物產量前景帶來不確定性。尤其是在近期公布的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報告中,新年度美豆單產預估被下調、出口預估被上調,給予了美豆有力支撐,也帶動了豆系列油脂油料走強。
其他品種方面,黑色鏈商品盤中反彈,截至收盤鐵礦石、焦炭、螺紋均錄得超過1%的漲幅。
碳酸鋰連跌四日 滬錫繼續走弱
碳酸鋰期貨連跌四日,主力合約15日收盤跌超3%,再度刷新品種上市以來新低。上海有色網(SMM)分析稱,碳酸鋰價格近期呈現多空博弈加劇趨勢,目前部分鋰鹽企業已出現成本倒掛現象,終端車企新一輪降價將壓制產業鏈各環節利潤。方正中期期貨也表示,由于原料價格下跌過快,下游受買漲不買跌心態影響,接單意愿不足,多降低原料庫存備貨量,暫無大批量采購,且壓價情緒較濃,詢單價格不斷下探,未見批量補庫情況。產業悲觀情緒持續累積,碳酸鋰或延續下跌趨勢,和年內低點相比,短期不具備買入套保安全邊際。
在宏觀面利空消息的影響下,滬錫期貨繼續走弱,盤中一度下挫至一個半月低點,15日終盤收跌1.62%。與其他金屬相比,錫的基本面表現相對較弱。光大期貨分析認為,目前錫的驅動邏輯依然是需求的預期復蘇以及供應的減產預期,目前供應減產已經落地,且力度偏弱,上行壓力較大。下方價格支撐關注需求的情況,目前來看需求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預期錫價回調空間有限。后續來看,國投安信期貨指出,在外盤的拖累下,滬錫本輪技術調整愈發充分,隨著錫價走低到21萬元/噸附近,下游終端、貿易商補庫明顯,國內錫樣本庫存開始去庫。后續需耐心觀察去庫的速度、幅度,建議關注四季度合約。
【日內重要新聞】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要制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政策舉措,深入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加快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能源產品生產均保持同比增長。與6月份比,原煤、原油生產有所放緩,天然氣、電力生產有所加快。
?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西在連續兩年煤炭產量增幅超過1億噸、連續三年總產量全國第一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規上企業原煤產量達到6.78億噸,占全國的29.48%,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遠興能源在互動平臺表示,阿拉善天然堿項目一期第一條生產線目前正在進行裝置調試并產出產品,產能逐步釋放。項目后續將對一期其余生產線逐條投料試車,投產進度根據裝置試車情況而定。貨運專列載貨量2700-3000噸,根據客戶需要進行安排調度。
?據船運調查機構ITS數據顯示,馬來西亞8月1日-15日棕櫚油出口量為658475噸,上月同期為554054噸,環比增加18.85%。
關鍵詞: